异变再生!
那缕被囚禁在“信息琥珀”中的暗红能量,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猛地沸腾起来!它不再是被动的样本,而是像被注入了某种指令,骤然变得极具攻击性,试图污染、反噬我的符印探针!
更可怕的是,通过这缕能量的异动,我感觉到,现实中的那个异常点,其能量波动也同步加剧了!那墙壁上的污渍,似乎蠕动得更快,裂纹也仿佛延伸了微不足道的一丝!它像是一个被触动的警报器或者信标!
“发现……干涉……标记……定位……” 一个混乱而充满恶意的意念碎片,顺着那沸腾的能量,试图反向冲击我的意识!
我被发现了?!被“它们”,或者那个利用此地的技术方发现了我的探查行为?
没有半分犹豫,我立刻执行了预设的最终安全协议——不是强行压制,而是动用“时之尘沙”与“悖论”的力量,将那一小片“信息琥珀”连同其中的能量样本,彻底放逐到了一个随机生成的、瞬息湮灭的时间泡沫之中!
“噗”的一声轻响,如同气泡破裂。样本、异动、反向冲击,全部消失。
我迅速切断了与观测站的所有连接,将意识彻底收回,心脏狂跳。虽然处理及时,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害,但毫无疑问,我打草惊蛇了。那个异常点,现在可能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或者已经向它的控制者发送了警报。
醒后感:
在雨声不绝的午后醒来,冷汗与雨水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大脑因为刚才短暂而激烈的交锋隐隐作痛,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忧虑。
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雨幕模糊的街道。那个后巷,此刻在雨中想必更加阴暗、不起眼。但我知道,那里潜藏的危险,因为我的这次“有限干涉”而可能升级了。
“静态观测者”系统也在监控异常点……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我对这场“战争”格局的理解。我们可能都不是棋手,只是棋盘上被更高维度观察和记录的棋子。
打开笔记本,我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记录了“有限干涉”的详细过程、捕获能量样本后分析出的三段“回响”(尤其是第三段属于系统的回响),样本异动与反向冲击,以及最终放逐样本的应急措施。
今天的旁注,充满了对更高层级格局的认知与自身行动风险的重新评估:
“实验报告:执行对异常点的‘有限干涉’,成功利用‘终焉符印’捕获并短暂分析其能量样本。关键发现:系统(‘静态观测者’方)亦在同步监控并记录异常点数据,视其为‘样本’。”
“核心认知更新:确认当前所在环境(包括现实、梦境及异常点)可能处于一更高层级系统(暂称‘主控系统’)的全面监控与数据采集之下。所有活动(包括‘它们’的渗透)可能均在其观测与记录范围内。”
“风险警示:微观干涉行为亦可能触发异常点或其背后势力的反制措施,导致自身暴露或引发局部态势升级。‘有限干涉’策略需重新评估其安全性。”
“状态更新:现实稳定率:97.8%(因异常点活跃度提升及干涉行为,评估下调)。精神损耗:中度(精密操作及突发事件应对)。核心意识亮度:稳定。钥匙完整度:约70%。”
“紧急策略调整:1、立即暂停对已知异常点的任何形式的主动探查,进入静默观察期。2、全力分析已获取的‘回响’数据,尤其关注‘主控系统’的监控模式与目的。3、开始研究针对‘主控系统’监控的潜在隐匿或反制手段(需极度谨慎)。4、评估自身(作为‘变量’)在‘主控系统’观测下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策略。”
合上笔记本,雨声依旧,却仿佛带着某种冰冷的、审视的意味。第三十七天,我在微观层面的试探,不仅窥见了侵蚀背后的更深层监控,也险些引火烧身。棋盘之上,执棋者的阴影愈发清晰,而我这颗棋子,必须在接下来的每一步中,更加谨慎地衡量光线与阴影的界限。雨夜漫漫,真正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