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物石也得赶上潮流啊,买了两本书,也跟着学习俄语。
普通老百姓可能就学几句常用词,他可不一样,精神力强大学什么都快。
到了十一月初,他已经能跟老大哥的工作人员简单的交流了。
宣传科的同事们得知后,无不惊为天人。
毕竟大家都是一起学习俄语的,为什么你小子这么优秀,已经可以跟老大哥说话交流了。
他们只会说说“你好”、“再见”、“朋友,抽烟吗”、“吃了吗”这些句子。
“小张,你去放电影真是屈才了,你就该去外交部。”
“哈哈,得了吧赵哥,我也就跟人家随便聊聊,要是真的上正式场合,我不得露怯啊。”
旁边的刘大姐打趣道:“露啥怯啊,你长的这么俊,那就是个排面。”
“哈哈哈,我觉得刘大姐说的对。”
一群闲着的老娘们,跟刘大姐一起打趣起来。
张物石赶紧摆摆手,他这会儿也就学着玩,回头再学别的语言,那就得背着点人了。
他还不想放弃这个放映员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平日上班还可以尽情摸鱼,爽的很。
有什么工作比这个更好?
其余哪个不得劳心劳力?
想再找一个比这个好的,还是比较难的。
他属于那种间歇性发奋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人,让他天天累死累活的干活,那不为难人嘛。
这天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张物石买了几个藤条筐子。
南方一般用竹子做筐子,北方一般会用柳条或者藤条编筐子。
买这几个筐子,是用来盛放土豆、苹果等圆咕隆咚的东西的。
家里南屋没人住,冬储白菜萝卜土豆等东西,都可以放在那个屋子。
土豆盛进筐子后,就可以放在南屋里储存了,方便又省事。
现在有了筐子,回头再多买一些苹果,冬天没啥水果吃,苹果柿子这些是北方冬天常见的水果。
他的空间里倒是存了一些新鲜瓜果,西瓜、葡萄、桃子、梨这些水果,他全都存了一些。
回头可以回老家偷摸的吃。
吃完晚饭,张物石就趴在那儿继续写着小说。
写完一章,他就一边喝着高沫,一边琢磨
他抽空就去甘水胡同小院拎两桶井水回来喝,院里那口井不知打到的哪条水脉,井水味道居然不错。
他出那么多大洋买的小院,其中一部分就贵在那口井上。
甘水胡同那附近的水,一开始的时候口感是很好的,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浸染,绝大多数井水已经和其余地方的井水一样,变得苦涩。
孙大夫他们家也是口风紧,没让旁的人知道他们家那座小院里有口不错的井,不然等那些水霸听到信,可不会放过那里。
说来也是,他们家都是老实人,自己喝没啥问题,万一他们往外卖水赚钱,那属于抢了水霸们的生意,回头让人找上门,低价买你家的水井和院子都是小事。
万一运气不好,人家既想要院子又不想给钱,你能怎么办?硬刚,有家有口的,那是头铁嫌命长。
只能偷摸自己喝,他们卖小院时,价格卖贵一点,也算是不亏了。
张物石也不可能出去卖水,毕竟谁知道那条水脉有多少出水量,自家喝还不够呢。
再说了,他还有别的赚钱的买卖。
这不,它这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