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辰撑起身子,喘了口气,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松了半截。
“晚上还有协同演练。”铁砧走过来,“双人掩护侦察,你和张伟一组。”
张伟咧嘴一笑:“搭档啊?我主攻你负责保命呗。”
“换一下。”齐辰摇头,“你负责视野开拓,我来预判风险。”
“哈?”
“你往前走,我断后。一旦有异常,我会敲地两下,你立刻停。”
“这么玄乎?”
“你不信可以试试。”
傍晚六点,协同训练开始。
场地布置成废弃街区模型,烟雾机间歇喷发白雾,地面埋设震动传感器,墙角隐藏摄像头。
两人一组,从A点推进至C点,全程不得触发任何警报。
轮到他们上场。
张伟一上来就想提速,齐辰立刻伸手拦住。
“等等。”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按在水泥地上,“左边第三扇窗后面有设备运转声,频率不对,可能是监控探头。”
张伟竖起耳朵听了半天:“啥也没听见啊。”
“你听不到,但我能感觉到。”齐辰指向墙面,“那里温度略高,说明有电子元件在工作。”
“你还能当人形雷达?”
“别废话,绕右边。”
张伟将信将疑地跟着走,果然刚转过巷口,前方地面“咔”一声轻响——压力板被激活,下一组队员直接被判出局。
“我去……”张伟瞪大眼,“你真提前知道?”
“不是知道,是猜到概率最大。”齐辰低声说,“这种布局,监控肯定不会放在明处。”
接下来一路,他不断通过细微震动、空气流动方向、甚至队友脚步落地的回音判断潜在威胁,几次提前预警,让张伟成功避开陷阱。
最终两人零失误抵达终点。
王强在终点拍手:“你们俩一个当眼睛,一个当脑子,绝配。”
李峰笑出声:“建议以后出任务给他俩配个代号,‘人形AI野狗嗅觉’。”
齐辰没笑,只是默默掏出随身小本,翻开一页写下三条:
1听音辨距需缩短反应链;
2呼吸节奏应匹配地面材质;
3团队信号手势待统一。
晚上九点,夜训开始。
突发变量:浓烟全开,声波探测仪功率提升,所有视觉与听觉干扰达到极限。
学员们一个个上场,大多走到一半就被迫退出。
轮到齐辰时,他站在起点没动,闭眼三秒。
然后缓缓趴下,左手贴地,右手前探,整个人像融入黑暗的影子。
他不再依赖耳朵或鼻子,而是调动“智慧之光”天赋,在脑中构建出一块三维空间图谱。风向、湿度、地面硬度、设备运转频率,全被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节点。
每一步前进,都经过毫秒级推演。
中途一次,他突然停下,贴耳于地,察觉前方土壤震动频率异常——有埋设的压力感应装置。
于是改道,绕行半米,继续前行。
最终,他在无警报状态下抵达终点。
全场安静了几秒。
铁砧走上前,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在记录本上写了句什么,然后合上本子。
“归队。”他说。
齐辰敬礼,转身离开。
回到宿舍,他脱掉作战靴,脚底磨破的地方渗出血丝。但他没管,坐下打开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
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
窗外,靶场仍有零星枪声响起。
他忽然想起白天张伟问的话:“你以前学的方法……和这个不太一样?”
是不一样。
可那又怎样?
旧方法救不了现在的命。
笔尖落下,写下第一行字:
“从今天起,忘记效率,学会沉默。”
他写完这句话,抬起头,望向墙上挂着的战术背包。
包侧口袋露出一角泛黄的草药纸包,边缘已经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