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阶梯之上,李师师停下脚步,抬手拭去额间细密的汗珠。身旁的小侍女怯生生开口:姑娘,走了这么久,不如歇息片刻?
这声音在寂静的石阶上显得格外清晰。李师师望向这个因自己而登上天梯的丫头,心中泛起一丝怜惜。对她而言,能站在此处已是莫大的机缘。
脚下石阶晶莹如玉,光华流转间透着凛然之气。纵使身怀绝技之人至此,也不免心生敬畏。李师师轻摇螓首,强忍双腿的酸涩沉重。
她不由想起山下那番景象——江湖众人熙熙攘攘,为些许琐事争执不休。每个人都自诩不凡,从出身到际遇皆引以为傲。这般心性,寻常人实在难以领会。
当九洲道场开启时,此地便如明镜高悬,将人心照得通透。无论王侯将相、武林豪杰,抑或世家子弟,在此处皆无所遁形。纵有通天本领,终究难越雷池半步。
单凭真才实学,方能迈上这登天之阶。
李师师轻叹一声。
眼前石阶如千钧重担,她却咬紧牙关绷直双腿。
不必停歇,一鼓作气登顶方为上策。
最忌中途横生枝节。
既已踏上征途,便无回头之理。
何须瞻前顾后?
只管披荆斩棘向前去。
虽众人皆欲独占鳌头......
纵使觊觎九洲道场关门**之位,奈何心魔缠身。
未及起步便困于混沌,
再难寸进。
思之令人扼腕。
此般情形原在林飞数算之中。
这面照妖镜着实妙极——
若不能直面本心,
沉湎过往功业者,
终难成大器。
即便名将再世,
怕也难悟其中深意。
李师师复又叹息。
思绪翻涌间,
忆起当年风华绝代的小龙女。
多少人心头那抹白月光。
倘能在此相逢,
倒可圆多年夙愿。
如此谪仙般的人物,
若能得见,
诚为三生有幸。
九洲道场向来是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能亲眼目睹此景,实乃前世修来的福分。
此刻亲临,方知远超想象。
低头俯瞰,那原本高不可攀的台阶竟已移位。
下方的深渊更令人胆寒。
未曾想,短短时日便登临如此绝境。
一念及此,不禁浑身战栗。
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若失足坠落,只怕...
昔日豪杰,此刻皆无踪影。
回首望去,空无一人。
左思右想,终非良策。那些人究竟去了何处?
许是承受不住压力,早已逃之夭夭。
又或是根本无力攀登这通天阶梯?
缘由为何,此刻已不重要。
李师师听着侍女颤抖的声音。
强自镇定心神。
温声安抚道:莫慌,此番不过是对自身的考验。
欲见师尊金面,岂是易事?
必先苦心志,劳筋骨。无需过分忧虑。
这番话犹如定海神针。
不仅稳住自己心神,更驱散了侍女心中阴霾。
既如此,倒省去许多烦恼。
我唯姑娘马首是瞻。
说罢愈发坚定地向上攀登。
不由忆起山下光景。
那慕容复嚣张跋扈,咄咄逼人。
就连往日威名赫赫的赖头和尚,如今也落魄至此。
莫非少林寺当真内外有别?
不知该如何真诚相待,
终致今日这般局面。若依此论,少林众僧可在那熙攘人潮之中?
倘其亦在,足证彼辈深谙韬光养晦之道,
却未悟相濡以沫之义。
忆及明教前主张无忌,
当年武林中声名显赫, ** 风云。
江湖中人逢之,无不交口称誉。
而今其本尊可在其间?
若论张无忌与少林之渊源,
当属光明顶一役,力战威震江湖的龙爪手!
此战令其声威大振,
少林众僧唯余铩羽而归。
细究其中曲折,
张无忌借此扬名立万,少林威名却日渐式微。
李师师虽不解个中缘由,
今闻少林癞头僧亦混迹人群——
若非如此,多少总归是趋炎附势之辈。
世事难料,枯荣自有定数。
忽闻此絮语,
小婢女虽不解深意,倒也略通文墨,
当即接道:既已至此,奴仍觉不该无故卷入是非。
言犹在耳,忽闻身后劲风骤起,
伴着裂帛般声响,
前方蓦地现出一人,
似是蛰伏已久。
观其形貌却甚为眼生,
李师师心下了然:此人绝非台下围观之众。
遂盈盈施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