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8

发觉这烛火燃烧的方式颇为蹊跷——

绝非寻常所见之烛。

这些蜡烛通体呈乳白色。

燃烧时散发的异香更令他心生疑窦。

那缕缕幽香清雅非常。

是他从未嗅闻过的气息。

却莫名叫人通体舒畅。

更令人称奇的是——

烛身始终不见消融之态。

仿佛只是浮动着点点莹白火光。

便照亮了整个厅堂!

他连连摇头。

怪哉,这九洲道场处处透着古怪!

索性不再理会那些异烛。

径自揭开厨柜寻些果腹之物。

谁知这些看似寻常的食材入口后——

竟令他恍若重获新生!

无论是身体的放松感,还是思维的敏捷度。

第一口饭菜入口时,那种熟悉的味道让他恍惚间回到了故乡。

可当他定睛细看盘中食物——

分明只是寻常的家常菜。

他的家乡,并不出产这样的菜肴。

就这样边想边吃。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吃掉了黄蓉预留饭菜的大半。

这些本是黄蓉为夜间可能饥饿的人准备的。

若无人食用,

次日便只能丢弃。

但此刻华佗独自一人竟消灭了近半。

若被黄蓉瞧见,定会大吃一惊。

待察觉时,

他才惊觉自己确实吃得过量。

一个响亮的饱嗝脱口而出。

他慌忙掩住嘴巴。

深夜里,任何声响都被放大得格外清晰。

见四周毫无反应,

他这才松了口气。

华佗平复呼吸,

迅速收拾碗筷,熄灭了厨房的灯火。

此刻他丝毫不觉寒意,

反倒比白日更精神焕发。

只是满腔干劲却无处施展。

九洲书院依然灯火通明。

他轻揉饱腹,决定去书院打发时间。

困了再回房歇息。

偏偏就在他正要踏入书院时,

迎面撞见了正要离开的邀月与东方不败。

三人相对而立。

最终是邀月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要进去看书?

华佗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

只是饭后散步消食。

若是不便......

话音未落,邀月已打断他:进去看吧,我替你掌灯。

九洲书院大门重启,霎时灯火通明。

煌煌如昼的光亮,模糊了昼夜界限。

待一切收拾停当,邀月与东方不败联袂离去。

华佗 ** 门前,望着二人背影怔忡。

此地之人竟如此放心让生客随意走动?

若在别处,必是严防死守。

转念又想——能创立九洲道场者,岂会在意些许损失?

况且这错落有致的布局......

看似曲径通幽,实则暗藏玄机。

转角可抵新境,数步即归居所。

华佗心中暗忖,若当真要逃离此地,只怕会陷入一片混沌迷惘之中。

这片刻的驻足观望,却让他恍然发觉,九洲道场宛如一座庞然迷宫。

此地处处透着令人费解的玄机,尤其是方位之感——仿佛只要心有所向,便能寻得所求之处。

他不禁陷入沉思:自己为何会来到这九洲道场?

传闻此处藏有天下奇闻的典籍,又说这里汇聚举世无双的武学秘技。

一路行来,他既觉荒诞可笑,又按捺不住探究之心。

更暗自希冀,若能窥得冠绝天下的医术精要……

正思量间,蓦然抬头,九洲道场四个苍劲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那四字带来的震撼,与此刻置身道场中的感受竟不相上下。

他嘴角微扬,再度展开白日未读完的书卷。

莫说从此处窃取什么,但凡踏入九洲道场之人,恐怕皆不舍离去半步。

恨不能长居于此!

此间珍藏,一应物事,其价值远胜偷盗所得。

更奇的是,无论道场主人抑或侍从,皆是一副任君往来、随取随用的姿态。

活了大半辈子,他倒是头回遇见这般豁达的主人。

待他从书卷中抬首,竟已是晨光熹微。

睁眼便见黄蓉带着几分戏谑的笑靥:还真是会传染呢!

邀月传给东方不败,如今倒好——

连你也染上这毛病了!

说来稀奇,往日可从未见谁在此彻夜不眠呢!

黄蓉嘟囔着,伸手把华佗拽了起来。

华佗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一脸迷糊地望着她。

不好意思,昨晚在这儿看着看着就...

没等他说完,黄蓉就打断道:先吃饭吧,再磨蹭饭菜都凉透了。

华佗赶紧起身整了整衣衫,跟着她走进厨房。

看到空荡荡的厨房,他不由得一愣。

合着就咱俩吃饭?

错,是只有你一个人。黄蓉纠正道。

华佗疑惑地问:其他人都不吃吗?

早吃完啦!黄蓉咂了咂嘴。

华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

别这么见外,待久了你就知道了。黄蓉摆摆手,大伙儿都随性得很,能凑一块吃就一起吃,赶不上的就自己热热吃。

听完解释,华佗心里踏实了些。等他刚要道谢,发现黄蓉早就没影了。

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显然是黄蓉提前给他备好的。

华佗自嘲地笑了笑。昨天还担心会遭贼,现在倒好,来的人怕是赶都赶不走。

至于黄蓉这边,见识过李白喝酒的架势后,她早就想好了对付酒鬼的法子。

她心里明镜似的:能来九洲道场的,都是命中注定的有缘人。

她确实未曾见识过江湖中的凶恶之徒踏入九洲道场。

那醉醺醺的酒鬼,她心里也完全有数。

即便与李白素不相识。

她也确信,李白绝非歹毒之人。

不过是个嗜酒如命的豪放之士罢了。

至于他真实品性如何,黄蓉根本懒得深究。

望着备好的几坛美酒,她嘴角泛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