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小龙女在都城的所作所为,顷刻间传遍江湖。

这般变故,最惶恐的莫过于梦园皇朝。

此刻的元大都,

整座城池笼罩在压抑氛围中。

往日喧嚣的街巷,如今行人稀疏。

皆因小龙女仗剑北上的消息仍在发酵。

忽必烈遣出蒙元皇朝顶尖高手魔斑拦截,却未能阻其锋芒。

更有噩耗传来,

魔斑为阻挡小龙女北上元大都,

竟以百万生灵为祭,

强开天门,引仙人临世。

仙人在九洲本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堪称人间无敌。

这般人物竟也拦不住小龙女。

如今蒙元皇朝,还有谁能挡她?

加之魔斑残忍行径,

令蒙元百姓胆战心惊。

纵使要阻拦小龙女,岂能以百万生灵为代价?

那是多少鲜活生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此刻的蒙元皇朝,已是人人自危。

此刻的元大都皇城内,

金殿巍峨,雕梁画栋。

檀木梁柱上蟠龙飞舞,

尽显皇家气象。

这里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群臣议政的大殿。

此刻,宏伟的宫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皆垂首不语。

唯有高坐龙椅的忽必烈面色铁青。

自都城传来噩耗,整个元大都便笼罩在诡异的沉寂中。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献良策?

忽必烈怒视着默不作声的臣子们,声音里压着怒火。

往日的朝堂总是人声鼎沸。

此刻的死寂更添他心头烦闷。

小龙女仗剑北上,堂堂大元竟无人敢应战?

珷珰一役前,大元在九洲威势日盛。

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陛下,臣以为当立即求和!魔斑为开天门献祭百万生灵,实乃人屠!此事与元大都毫无干系!

一位大臣出列高声奏道。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他们心知肚明:

虽说魔斑献祭是为阻拦小龙女,

但百万生灵的代价,

莫说九洲震动,

就连他们也胆战心惊。

此刻正好将罪责全推给已死的魔斑。

咬定珷珰、终南之事皆魔斑所为。

反正死人不会辩解。

若真让小龙女杀到元大都,

后果不堪设想。

那可是连仙人都奈何不得的存在。

如今大元连个天人之境的高手都找不出,

拿什么抵挡?

听到这番言论,忽必烈的脸色愈发阴沉。

魔斑提出以百万生灵献祭开启天门的手段虽显残酷,但终究是为了抵御小龙女进犯蒙元皇朝。

追根溯源,酿成今日局面的——

不正是殿中这群大臣?若非他们献策令思汉飞与八思巴围攻珷珰山,

又怂恿蒙赤行前往终南山诛杀小龙女?

纵使决策出自他手,可其中哪一桩少了这些臣子的推波助澜?

如今这些人反倒摆出大义凛然的姿态,

将罪责尽数推给魔斑?

忽必烈心头泛起阵阵寒意。

在这般变故之前,他竟从未察觉蒙元朝堂藏着如此多的蠹虫!

唯一可信的耶律齐,

偏又殒命于都城。

此刻的忽必烈,当真成了孤家寡人。

即便此法能暂避小龙女锋芒,

可若满朝皆是此等奸佞——

蒙元气数将尽矣!

忽必烈面色阴晴变幻,扫视着金銮殿,

终是化作一声长叹。

事已至此,他别无选择,

只得微微颔首,默许了这个决议。

...............................

都城距元大都不过咫尺,

小龙女却迟迟未至,

令整座元大都笼罩在惶惶不可终日的阴霾中。

都城事变次日,

夜色吞没万物时,

元大都的街巷亮如白昼——

这般景象平日罕见,而今却成了常态。

百姓们昼夜提防着那位白衣女子的到来,

然而这般戒备,终究是徒劳。

夜色如墨。

元大都的皇城巍峨耸立,斑驳的城墙上残留着岁月的刀痕,寒意森然。

一道白影无声无息地落在墙头,衣袂翻飞,青丝如瀑。

正是小龙女。

她望向城内连绵的宫阙,眸中无波无澜。

素手轻抬,一柄无形之剑悄然凝现。

刹那间,凛冽剑意席卷整座皇城!

她没有惊扰城中百姓,只将锋芒锁向朱门深处。

那些醉生梦死的权贵尚未回神,一道惊世剑光已撕裂夜幕——

轰然巨响中,琼楼玉宇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