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成长的锋芒(1 / 2)

沈砚清那条冰冷的短信,像最后一块沉重的砝码,压垮了温窈心中摇摆不定的天平。它没有带来丝毫暖意,反而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牢牢钉在了他划定的“安全区”内。这种被全方位监控、连退路都被预设好的“保护”,比直面危险更让她感到窒息和屈辱。

她将手机狠狠扔在沙发上,胸口剧烈起伏。愤怒、不甘、还有一种被逼到绝境的清醒,像岩浆一样在她体内奔涌。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像一只被多方猎手围堵的兔子,只能瑟瑟发抖地等待命运的裁决,或是依赖那个她最该恨的人的“恩赐”。她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夺回一点点主动权,哪怕只是螳臂当车!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迅速生根发芽,驱散了连日来的迷茫和恐惧。她走进狭小的浴室,用冷水狠狠冲洗着脸,抬起头,看着镜中那个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的自己。那双曾经充满彷徨和泪水的眼睛里,此刻正燃烧起一种久违的、近乎破釜沉舟的火焰。

她开始行动。第一步,是彻底切断那种被监视的被动感。她翻出背包底层那个被揉皱的牛皮纸袋,里面是周时安留下的“线索”。她不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当作可能的突破口。她仔细研究那张模糊的监控照片和转账记录,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金鼎会所,VIp3包厢,转账前日”。这个信息太模糊,但或许是唯一的切入点。

她不再依赖网络搜索这种容易留下痕迹的方式,而是换上了一身最不起眼的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像个最普通的本地居民,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调查。她去了市图书馆的历史报刊阅览室,翻找“晨曦科技”项目启动前后几个月的地方报纸,尤其是商业版和社会版,寻找任何与“金鼎会所”相关的新闻或广告,试图确定其当时的具体位置和背景(有些高端场所会易主或改名)。

她甚至大着胆子,去了几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茶楼和旧书店,假装闲聊,向那些看起来消息灵通的老人家打听:“阿伯,您知不知道以前有个叫‘金鼎’的会所?大概十几年前挺有名的……”她小心翼翼地措辞,避免引起怀疑。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如同大海捞针,且充满风险。但她发现,当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件具体的事情上时,那种无助和恐慌反而减轻了。她在行动,在思考,在为自己寻找出路,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救援或毁灭。

同时,她也没有完全忽视沈砚清的警告。她确实减少了独自外出的次数,尤其是在夜晚。但她并非盲目听从他的安排去那个“静心”茶社。相反,她利用白天的时间,亲自去城西踩点,远远观察那家茶社。它看起来古朴安静,客人不多,但她敏锐地注意到,茶社对面的街角,总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车里似乎有人。这印证了她的猜测:那里确实是沈砚清的一个据点,但同样也在别人的监视之下。贸然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

这个发现让她更加清醒。沈砚清的保护网,同时也是束缚她的牢笼,甚至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靶心。她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和计划。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温窈从图书馆出来,正准备回家,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路口等红灯时,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突然失控般朝着她所在的人行道冲了过来!速度极快,带着一种同归于尽的疯狂!

事发突然,周围响起一片惊呼!温窈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僵硬得无法动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猛地冲出一个身影,一把将她狠狠推开!温窈踉跄着摔倒在地,手肘擦破了一大块皮,火辣辣地疼。

她惊魂未定地抬头,只见那辆面包车擦着推开她的那个人影疾驰而过,撞上了路边的绿化带,发出巨大的响声。而那个救了她的人,是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戴着口罩的年轻男人,他迅速从地上爬起来,看了温窈一眼,确认她无大碍后,便头也不回地混入瞬间围拢过来的人群中,消失不见了。

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温窈坐在地上,看着混乱的现场和那辆冒着烟的面包车,心脏狂跳不止,背后沁出一层冷汗。这不是意外!那辆车的目标明确就是她!是顾衍之的人!他们终于动手了!

而那个“快递员”……是沈砚清的人吗?他一直在暗中跟着她?这次是他的人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