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水果区,刘亦菲更是停不下来。进口的车厘子、草莓、蓝莓装了满满好几盒,芒果、榴莲也各买了一个,连平时不常吃的莲雾,都因为看着好看,要了一袋子。看到摊位上的冰糖葫芦,她眼睛一亮,拉着陈诚非要买两串:“这个我小时候吃过,可好吃了,你也尝尝!”陈诚拗不过她,只好买了两串,看着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嘴角沾着糖渣,忍不住笑了。
陈诚跟在后面,手里拎着越来越多的袋子,看着刘亦菲恨不得把整个市场搬回家的架势,无奈地摇摇头:“茜茜,你买这么多,吃得完吗?咱们就三个人,好多东西放久了会坏的。”
刘亦菲嘟着嘴,理直气壮地说:“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呀!看到了当然要买,我妈不在这儿,没人管我,多买些放你这儿,以后我来拿慢慢吃。而且,你可不许偷吃我的零食!”
“我平时连糖果都很少吃,哪会偷吃你的零食?”陈诚哭笑不得。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你会不会偷偷吃。”刘亦菲哼了一声,又补充道,“反正我跟你说好了,要是我的零食少了一根,你得十倍赔偿!”
“行,十倍赔偿,我说话算话,绝不耍赖。”陈诚无奈妥协,谁让她是个小姑娘呢。
两人说说笑笑地把东西搬上车,大G的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后排座位也放了好几袋水果和蔬菜,连副驾驶都放了一盒草莓和两串冰糖葫芦。等回到四合院,已经快下午四点了,陈诚一看时间,赶紧给常合作的私房菜打电话,让他们派个手艺好的厨师过来。
没过多久,厨师就带着两个助手上门了,还扛着煤气罐和锅碗瓢盆——他们都知道,陈诚是常客,出手大方,对菜品要求也高,每次上门都格外用心。看到院子里堆着的新鲜食材,厨师眼睛都亮了:“陈先生,您这食材也太新鲜了,尤其是这龙虾和石斑鱼,一看就是刚打捞的。”
可仔细一看,有些海鲜还没彻底解冻,厨师有些为难地说:“陈先生,这龙虾和鲍鱼今天做不了,得等明天解冻透了才能保证口感,要不今天先做石斑鱼、虾爬子、扇贝这些能处理的食材?”
“没问题,就按你说的来,新鲜最重要。”陈诚爽快答应。
厨师立刻带着助手在院子里搭起临时灶台,择菜、杀鱼、处理海鲜,动作麻利得很。陈诚还特意跟厨师交代:“给梅艳芳女士做几道滋阴补肾的菜,要清淡点,既要滋补身体,又不能有副作用,比如用乌鸡、山药、海参一起炖个汤,再炒个山药片。”厨师心领神会,点点头说:“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这道乌鸡山药海参汤我慢炖两个小时,保证营养又好喝,山药也会处理得软烂,方便消化。”
刘亦菲蹲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厨师处理海鲜,一会儿问“这个鱼怎么杀呀”,一会儿问“这个扇贝怎么洗才干净”,厨师也耐心地一一解答,惹得刘亦菲连连点头,还不忘跟妈妈分享:“妈,原来扇贝要把里面的沙袋去掉才好吃,我以前都不知道。”梅艳芳和刘小丽坐在廊下,看着忙碌的几人,偶尔聊两句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满院都是温馨的烟火气。
大概六点钟,一道道菜肴陆续端上桌:清蒸石斑鱼鲜嫩多汁,鱼身上撒着葱丝和姜丝,淋着热油,香气扑鼻;虾爬子白灼后装得满满一盘,一个个饱满肥嫩;扇贝粉丝蒸得恰到好处,粉丝吸满了扇贝的鲜味,上面还撒着蒜蓉和小米辣,看着就让人有食欲;还有那道乌鸡山药海参汤,汤色清亮,喝一口满口醇香,山药炖得软糯,海参q弹。
刘亦菲看着满桌子的菜,眼睛都亮了,拿起筷子就要夹菜,被刘小丽轻轻拍了下手:“等梅阿姨动筷子再吃,没规矩。”刘亦菲吐了吐舌头,乖乖放下筷子。梅艳芳笑着说:“没事,孩子饿了,先吃。”说着,她夹了一块鱼肉放在刘亦菲碗里:“快吃,尝尝这鱼鲜不鲜。”
晚饭吃得格外热闹,几人聊着天,说着笑话,刘亦菲还跟大家分享下午买菜的趣事,说自己怎么跟摊主讨价还价,怎么挑到最甜的芒果。梅艳芳喝着温热的滋补汤,看着忙前忙后的陈诚,心里满是暖意——她和陈诚从没正式认过姐弟,可陈诚却处处惦记她的身体,连吃饭都特意交代厨师做滋补的菜,这样的情谊,比亲姐弟还要亲。
饭后,陈诚给厨师结工钱,拿出的数额比平时高出不少。厨师和助手都喜出望外,连连道谢:“陈先生您太大气了,给的比我们店里一桌菜的钱还多!下次您再叫我们,我们一定早点来。”陈诚笑着摆手:“你们手艺好,辛苦了,应该的。路上注意安全,慢走。”
送走厨师后,梅艳芳走到陈诚身边,轻声说:“阿诚,谢谢你。”陈诚愣了一下:“谢我什么?”“谢谢你这么照顾我,连我身体不好都记得这么清楚。”梅艳芳的眼睛有些红,“这辈子能认识你这么个朋友,值了。”刘小丽也跟着说:“阿诚是个好孩子,心思细,跟你在一起,我们都放心。”
刘亦菲拉着陈诚的衣角,笑着说:“陈诚哥,下次我还跟你去买菜,我还要买上次没买的芒果干!”陈诚无奈地点点头:“行,下次再带你去。”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洒在地上,格外温馨。陈诚看着眼前的几人,心里满是踏实——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也不想被所谓的“规矩”束缚,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珍惜身边的人,过好每一天充满烟火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