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当即叫来了表哥贺云宇,让他全权负责与腾讯副手的后续谈判。两位大佬则在办公室里,喝着茶,聊起了更深入的话题。
“马总,有个问题我一直挺好奇。”陈诚问道,“当初李泽楷怎么会想到把你公司的股份卖给南非报业(MIH)的?”
马化腾叹了口气:“具体情况我也不完全清楚。听说MIH在香港和内地有投资代表。他们先找的我,但那时候公司虽然烧钱,却已经看到了曙光,我没打算再卖自己的股份。他们就退而求其次,希望我引荐一下别的早期投资者。我就告诉他们,李泽楷占了20%,IDG的熊小哥也占了20%。后来MIH的人不知道怎么就去跟他们谈了……当时他们投资不到两年,已经赚了十几倍,见好就收,也很正常。”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说到底,那时候我们空有庞大的用户,却一直找不到稳定的盈利点,每个月租服务器、买带宽都是巨额开销,一直在亏损。李泽楷和熊小哥看到有人愿意高价接手,自然乐意。而当时国内,根本没人看得上我们这家小公司……”
陈诚默默点头,他深知前世腾讯早期融资的艰辛与后来的一飞冲天。也正是因为了解这段历史,他才会提前布局,通过复杂的方式持有腾讯的股份。
公事谈完,陈诚热情地邀请道:“走吧,马总,到了我的地盘,就得听我安排。我先带你去我住的地方喝杯茶,休息一下,晚上我叫几个京城的朋友,一起聚聚,认识一下。”
马化腾欣然应允:“好,客随主便。”
当车队驶入陈园,马化腾走下车,看到这座修缮一新、气派不凡而又古韵悠长的四合院时,再次被震撼了。他虽然不是古玩专家,但也识货,这院子的规模、位置和修缮水准,绝对是天价。
“陈总,你这院子……重新整修花了多少?”他忍不住问道。
“前前后后,两个多亿吧。”陈诚轻描淡写地说。
“两个多亿……还叫不多?”马化腾咋舌,“这都快够开发一个小型楼盘了!”
“个人喜好不同嘛。”陈诚笑道,“我就喜欢在皇城根下,有这么一个能接地气的院子。”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有钱人的想法。”马化腾摇头调侃。
“好像你不是有钱人似的?马总,你是不是对‘有钱’这个概念有什么误解?”陈诚反唇相讥。
两人说笑间,一个身材壮实、皮肤黝黑、气场强大的男人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正是导演姜文。没过多久,韩三平和叶大英也先后抵达。这几位是陈诚在京圈关系最密切的老大哥。
“呦呵!小子,你这院子收拾得真不赖啊!”叶大英一进门就大声称赞。
“还行吧,叶哥。本来想弄成私人会所,后来想想还是自己住着舒服。”陈诚笑着回应。
这时,马化腾忽然想起什么,问道:“陈总,最近央视八套播的那个《情满四合院》,挺火的,不会也是你投的吧?”
“没错,是我投的,剧本也是我写的。”陈诚坦然承认,“怎么样,还看得过去吧?”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看电视剧。”马化腾道,“不过这片子我老爸在追,我跟着看了几眼,感觉很不错,很有老北京的味道。”
“味道当然正了!”陈诚笑道,“编剧刘家成是地道北京人,主演何冰也是,除了郝蕾是东北的,你看看剧组里多少老北京?这要是还拍不出京味儿,那才怪了!”
姜文在一旁插话:“我就觉得你小子是个人才!你在北京才待了几年?就能把五六十年年代,从解放初到改革开放这段跨度这么大的老北京生活,写得这么地道!不简单!”
“好了,姜导,您就别捧杀我了。”陈诚笑着摆手,然后郑重地向几位京圈大佬介绍,“来,我给几位老大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南方的好朋友,深圳腾讯公司的马化腾,马总。”
韩三平、姜文、叶大英几人互相看了看,确实对马化腾这个名字不甚熟悉。
陈诚见状,语气肯定地说:“几位哥哥现在不认识没关系,记住我这句话,十年之内,你们一定会记住他的名字!现在认识他,绝对不吃亏!”
他又转向马化腾,一一介绍:“马总,这位黑壮魁梧的,是着名导演、演员姜文;这位是中影集团的董事长韩三平韩董;这位是叶大英叶哥。这三位都是我在北京最敬重的老大哥,给了我很多指点和支持。我能在北京影视圈站稳脚跟,离不开三位哥哥的帮衬。”
韩三平笑骂道:“你这小子,现在翅膀硬了,还用我们给你撑台面?”
“看您说的,韩董!我什么时候都得靠着三位老大哥啊!”陈诚笑嘻嘻地回应,语气亲昵而真诚。
这场在陈园举办的私下聚会,气氛热烈,宾主尽欢。马化腾通过这次会面,对陈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彻底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绝非单纯的投资者或艺术家,而一个眼光毒辣、手段高超、且在京圈拥有深厚人脉的厉害角色。回想初次接触时,还曾担心对方是来夺权的。
如今看来,陈诚志存高远,根本无意介入腾讯的具体事务,他所图的,是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长远的利益。这让马化腾在安心之余,也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