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格莱美之夜(1 / 2)

二月初的洛杉矶,空气中都弥漫着颁奖季特有的焦灼与兴奋。陈诚的行程紧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将弟弟安然送入校园后,他便马不停蹄地直奔机场。时间已是刻不容缓,唯有包机方能赶上这场音乐界的终极盛会。

2月7日,飞机终于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长时间的飞行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疲惫,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他没有时间去感受加州的阳光,老友维特早已在出口等候。没有过多的寒暄,一个坚实的拥抱便足以代替千言万语。

“房子让家政公司给收拾好了,按照你的习惯。”维特接过简单的行李,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处比弗利山庄的宅邸,本就是维特介绍给他买的一处房产,而他在国内的日子更多些,平日的打理也全由维特信任的家政公司每周打理。这次提前得知他要来,更是特意在前一天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此刻正以最佳状态迎接主人的归来。

抵达别墅,内部果然一尘不染,静谧而舒适。陈诚打开冰箱,里面竟也贴心备好了些食材,显然是维特的细心安排。但此刻,两人都无意下厨。风尘仆仆之下,他们选择了比弗利山庄一家声名在外的米其林三星餐厅,简单却精致地享用了一餐。饭后,维特识趣地告辞,将宝贵的时间留给需要调整时差的陈诚。

此刻的他,需要的是绝对的休息与沉淀。他深知,明天的斯台普斯中心,将是他必须全力以赴的战场。

2004年2月8日,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

这一夜的格莱美,在华人世界获得了空前的关注。港澳台乃至内地的媒体与粉丝,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那个东方身影的亮相。此前的小道消息早已不胫而走——陈诚不仅受邀,更极有可能斩获奖项!在这个以打入好莱坞、获得西方认可为至高荣誉的年代,他的此次出征,无异于向华语娱乐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就连平日对格莱美报道不多的国内电视台,也纷纷调整了计划,准备跟进报道。所有关注的目光,此刻都聚焦于洛杉矶。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陈诚,此刻已从容步入会场。

星光大道之上,狂热粉丝的声浪与媒体密集的闪光灯交织成一片光的海洋。加长林肯车门开启,陈诚稳步踏出。

他一身量身定制的黑色礼服,剪裁极致利落,没有任何品牌Logo的喧嚣。唯有在镜头拉近时,才能看见左侧领口以暗线精密绣制的龙纹,于低调中蛰伏着东方的磅礴力量。他没有在红毯上刻意流连,只是迈着沉稳的步伐,向两侧投以淡然的微笑与致意。然而,那份从容与周身散发出的沉静气场,已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 Look here!”

“陈诚!看这边!”

中英文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他流利的英语与对场合的熟悉,让他毫无隔阂,而那独特的东方气韵,又让他显得如此卓尔不群。直播镜头紧紧追随,主持人用激动的声音介绍着这位“来自东方的音乐魔法师”。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无数亲友、粉丝守候在电视机前,紧张地盯着屏幕。当陈诚的身影出现时,众人皆是一震。他这身行头来自何处?无人知晓。事实上,陈诚自己也觉得好笑,至今竟无一国际顶级品牌主动寻求代言。他也乐得清静,干脆不借任何品牌之势,直接让小e提供设计,寻了顶级的私人裁缝与鞋匠,从头到脚完全定制。他甚至懒得佩戴手表,全凭自身气场支撑。

步入会场内部,金色的留声机奖杯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上,皆是当今乐坛呼风唤雨的人物。陈诚在华纳团队安排的座位落座,神情自若,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唯有他自己知道,平静的外表下,是对自己音乐被世界级殿堂认可的那一份期待。

颁奖典礼按部就班地进行。当颁发到技术类奖项时,陈诚凭借《Wake Me Up》那开创性的电子民谣编曲,毫无悬念地摘下了 “最佳舞曲/电子录音” 奖。

这是他今晚的第一座留声机。

他从容上台,用流利的英语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座奖项,我是一名音乐人,也是一名电影人,但是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座奖项,感谢格莱美,感谢组委会,也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的我的所有的亲朋好友,感谢北京电影学院我的母校,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王劲松,还有我的导演系老师王卫红,这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教了我很多的东西,也教导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要感谢这两位老师的教导,最后感谢了制作团队和华纳唱片,言辞精炼,风度卓然。台下不少音乐人投来赞赏的目光,他们欣赏这种纯粹依靠作品说话的态度。”

紧接着,凭借《Believer》中那撕裂长空的力量感与爆炸性的演绎,他再次登台,斩获 “最佳摇滚表演” 奖。

他一上台,就故作苦恼地揉了揉眉心,对着台下那群穿着皮衣、发型不羁的摇滚老哥们方向笑了笑:“嘿,在座的各位摇滚大佬们,你们这下可要加把劲了啊!” 台下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和口哨声。

“这个奖我拿了,”他晃了晃奖杯,眼神里闪着狡黠的光,“但我总觉得是取巧了。希望明年,你们能有人站出来,堂堂正正地从我手里把它抢回去!摇滚的精神是什么?永不言败!我期待你们的挑战!” 这番话,既展现了实力,又给足了同行面子与尊重。当他走下台时,许多摇滚乐手主动与他握手、击掌,眼神里充满了认同。

下的这些参加格莱美的那些音乐人,还有现场的人都觉得这个东方人很有意思,他没有东方人的那个含蓄,他喜欢他在这里调侃着在座的各个人,特别是这一生的,或者讲直接调侃到那个摇滚的,而且搞得人家摇不能念也很激动,因为为什么呢?这个人很认同他们的这些人的观点,搞摇滚能力就特别需要这样的,而且人家直接说的了,这次是我取巧了,人家不是说他直接实际上碾压他们,这就是非常给他面子,所以他们这一次看到他走下台都给他握手啊,还有鼓掌,真的是表示认同了这个亚洲来的音乐人

会场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而热烈。连续斩获两个极具分量的分类奖项,已然证明了他的音乐在不同风格领域内那不容置疑的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