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魅影科技(1 / 2)

怀柔影视基地(现在或许应该开始称之为魅影科技数字制作基地”了)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工地。但与寻常工地尘土飞扬、人声鼎沸的景象不同,这里更多是一种高度集中、技术密集的忙碌。

过去一周,陈诚几乎以基地为家。从天津港陆续运抵的设备箱,堆积如山,几乎填满了一期最大的一个摄影棚。他亲自上阵,成为了临时的“总工程师”和“首席技术顾问”。这并非他不想放手,而是现实所迫,这个年代,国内见过这些顶级硬件的人都凤毛麟角,更别提熟练组装和调试了。

他请来了之前帮忙的师弟们,又通过韩三平的关系,从几家国有电影制片厂借调了几个懂些技术的老师傅,甚至还高薪临时聘请了几个有海外相关设备维护经验的海归。但即便如此,面对那些动辄数米高、内部结构复杂如迷宫的渲染农场机柜,精密度极高的动作捕捉系统,以及需要特殊光学环境和恒温恒湿的胶片扫描仪、数字中间片调色系统,大多数人依然束手无策,只能在一旁打下手,听从陈诚的指挥。

“这个SGI集群的节点,散热风道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安装,一个接口接错,整个机柜的散热效率都会下降!”

“小心!那套Discreet Logic的 F 系统,核心部件必须用防静电手环!对,就像我这样!”

“这些线缆,按照颜色和标签分类,连接到指定的接口阵列,千万不要凭感觉!”

陈诚的声音在空旷的摄影棚里回荡,他穿梭在各种设备和零件之间,时而蹲下查看接口,时而爬上梯子检查布线,汗水浸湿了他的T恤,手上也沾满了灰尘和油污。他脑海中有小e提供的完整安装手册和三维结构图,此刻他就像一个人形终端,将未来的知识精准地灌输到当下的操作中。

软件方面则简单得多。他早已让小e针对采购的硬件平台,优化和编译好了全套的基础操作系统、驱动、以及核心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这些被刻录在加密光盘或存放在特制硬盘里的“智慧结晶”,只需在硬件组装调试完毕后,直接安装导入即可,省去了漫长而昂贵的软件采购、授权和适配过程。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效率,但对于拥有超时代智能体的陈诚而言,只是基本操作。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数天,看着一台台设备从零件状态被组装成型,指示灯开始闪烁,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运行声,陈诚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他也愈发感到分身乏术。硬件安装只是第一步,后续庞大的管理、运营、人事、财务、基建、对外合作……千头万绪,必须有一个绝对可靠且有能力的人来替他坐镇指挥。

他想来想去,一个人选浮上心头——他的二表哥,贺云宇。

过年在家闲聊时,他知道这位二表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目前在某部委下属的研究所工作,专业基础扎实,人也稳重踏实。但研究所氛围沉闷,项目青黄不接,待遇也一般,正是有志难伸的时候。

他找了个间隙,走到基地外相对安静的地方,拨通了贺云宇的电话。

“云宇哥,我,陈诚。”

“小诚?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听说你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啊。”贺云宇的声音带着笑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哥,有个事想跟你认真聊聊。”陈诚开门见山,“我在北京怀柔接手了一个大型的数字影视基地,主要做电影特效和动漫。现在设备正在组装,摊子铺得有点大,缺一个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来帮我总管全局。我觉得你最合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邀请震住了。

“我?总管全局?小诚,你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我在研究所,虽然清闲,但……”

“哥,研究所的情况我了解。论资排辈,项目不多,前途能看到头。”陈诚直接点破,“我这边不一样,是实实在在干事创业。基地刚刚起步,未来要打造的是亚洲顶尖、世界一流的数字内容制作中心。你过来,就是创始元老,总经理的位置给你,待遇你不用担心,绝对让你满意,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广阔的舞台,能让你学的专业真正派上大用场,管人、管事、管技术,比你待在研究所写那些可能永远落不了地的报告强多了。”

陈诚的话像重锤,敲在贺云宇心上。他确实对现状不满,也渴望更大的挑战和空间。

“而且,”陈诚趁热打铁,“你不是说你们哈工大好多同学,现在在各大国企、研究所也过得挺迷茫吗?国企改制,人心惶惶。你过来站稳了,可以把那些有真才实学、又想干实事的同学都拉过来!我们这里正缺计算机、图形学、自动化这些领域的顶尖人才!有你们哈工大系的人坐镇,我这边的技术根基就稳了!”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贺云宇。哈工大校友圈的能量和凝聚力他是知道的,如果能将一批优秀的同学聚拢起来,共同做一番事业……这诱惑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