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 第66章 《情满四合院》开机

第66章 《情满四合院》开机(2 / 2)

“真的吗?那太好了!谢谢哥!”刘亦菲一下子高兴起来,又掰了块米糕递到陈诚嘴边,“哥,你也吃一块,可甜了!”

陈诚笑着接过来,刚放进嘴里,刘晓丽就从厨房出来了,手里拿着个饭盒:“陈诚,你看我这记性,刚才炖了汤,想着给你盛点带回去,你宿舍里热一热就能喝。还有我做的包子,刚出锅的,你带几个回去当早饭。”

“阿姨,不用不用,您留着自己吃。”陈诚连忙推辞。

“跟阿姨客气什么!”刘晓丽把饭盒塞到他手里,“这汤是用骨头和玉米炖的,补身子,你在学校里也别总吃食堂,偶尔热一热喝点汤。包子是猪肉白菜馅的,你肯定爱吃。”

在刘亦菲家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聊了聊老家的年俗,又说了说剧组的安排,陈诚看天色不早,就起身告辞。刘晓丽和刘亦菲一直把他送到楼下,刘晓丽还在叮嘱:“有空常来啊,别总在学校待着,过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知道了阿姨,您回去吧,外面冷。”陈诚挥挥手,提着饭盒往学校走——师生间的心意送到了,朋友间的情谊也续上了,他心里格外踏实。

正月十七晚上的班会,教室里格外热闹。同学们早就到齐了,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天,等着班主任王劲松来。七点刚过,王劲松拿着一个文件夹走进教室,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王劲松走到讲台上,放下文件夹,看着底下坐得整整齐齐的同学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学们,新年好!首先跟大家说一个好消息——经过学校和《情满四合院》剧组的反复沟通,我们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极其宝贵的机会!”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才接着说:“从下周开始,我们表演系02班全体同学,将分批、分组进入《情满四合院》剧组,进行为期四周的教学实习!注意,这不是简单的观摩,是深度参与——你们会被分到导演组、演员组、场记组、剧务组,跟着剧组的老师一起干活,实打实的实战学习!”

话刚说完,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锅!同学们都激动地站起来,有的拍桌子,有的欢呼,还有的互相抱着跳起来。朱亚文嗓门最大,直接喊了出来:“真的吗?王老师,我们真能去剧组实习?能看到何冰老师拍戏吗?”

“当然是真的!”王劲松笑着抬手压了压大家的兴奋,“不仅能看到何冰老师,还有郝蕾老师这些实力派演员。而且,学校特别重视这次实践教学,导演系的王红卫老师,摄影系的李老师,美术系的张老师,还有录音系的刘老师,都会轮流进驻剧组,结合现场拍摄给大家上课!比如拍一场戏,王红卫老师会给你们讲镜头调度,李老师讲灯光运用,张老师讲年代道具的细节——真正把课堂搬进片场,理论结合实际!”

“太牛了!”罗晋激动地搓着手,“王老师,那我们去了剧组,具体要做什么啊?会不会有机会演个小角色?”

“角色的事,要看剧组的安排和你们的表现。”王劲松笑着说,“朱亚文、罗晋你们几个形象和基础都不错,剧组那边已经预留了几个小角色,比如胡同里的青工、轧钢厂的学徒,有几句台词,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机会了。其他同学虽然没有角色,但会分到各个岗位,场记会教你们记场记单,剧务会带你们熟悉现场调度,服装道具组会教你们怎么分辨年代服饰和道具——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本事,比在教室里学理论管用多了!”

“对了,还有个事跟大家说。”王劲松忽然想起什么,笑着补充,“我自己也在剧里客串了个小角色,区文化局的干部,戏份不多,但到时候拍摄的时候,欢迎大家在旁边看着,要是觉得我演得不好,尽管提意见!”

这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教室里的气氛更热烈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着剧组的事,有的问什么时候出发,有的问要带什么东西,还有的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跟演员前辈学习,整个教室都透着一股雀跃的劲儿。

几天后,《情满四合院》在南锣鼓巷95号院举行了正式的开机仪式。红布覆盖的摄像机摆在院子中央,供桌上摆着香炉、烛台,还有一只烤得金黄的乳猪和几盘水果。导演刘家成带着主创人员依次敬香,何冰、郝蕾这些主演都穿着戏服,神情庄重。陈诚作为编剧和投资人,也跟着敬了香,看着袅袅升起的香烟,心里满是感慨——这部他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戏,终于要开拍了。

“《情满四合院》,开机!”随着刘家成一声喊,工作人员掀开了摄像机上的红布,电子鞭炮“噼里啪啦”响了起来,现场掌声雷动。

开机仪式结束后,北电表演系02班的同学们就分批进驻了剧组。第一天去的是朱亚文、罗晋他们几个有小角色的男生,还有一部分同学被分到了场记和剧务组。陈诚也跟着去了片场,看着同学们兴奋又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朱亚文拿到的角色是胡同里的青工,有两句跟“傻柱”搭话的台词。开拍前,他拉着罗晋在角落里反复对词,一会儿琢磨语气,一会儿调整表情,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何冰看他这么认真,主动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别紧张,就按你平时排练的来,放松点,把胡同里年轻人的那股劲儿演出来就行。”

“谢谢何老师!”朱亚文连忙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

等到开拍,刘家成喊了“开始”,朱亚文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对着何冰笑着说:“柱哥,您这是去哪儿啊?”语气自然,眼神也到位,一点都看不出紧张。

“卡!好!”刘家成喊了停,笑着说,“小伙子不错,有灵气!”

朱亚文一下子松了口气,激动得脸都红了。陈诚在旁边看着,也为他高兴——同学们能在片场学到东西,得到前辈的认可,这比什么都强。

王劲松客串拍摄那天,更是成了全班的“表演课”。他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夹着个半旧的公文包,从化妆间走出来,瞬间就进入了角色——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都透着基层干部的那股劲儿。拍摄时,他跟何冰对戏,一句“傻柱,你这思想觉悟得提高啊”,语气里带着点官腔,又不失亲切,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同学们围在监视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王劲松拍完一场戏,走过来跟大家说:“你们看,演这种角色,关键是抓住细节——比如夹公文包的姿势,说话时的停顿,眼神里的态度,这些细节到位了,角色就立住了。”

同学们都认真地点头,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下来。陈诚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把课堂搬进片场,让同学们在实战中学习,这正是他当初推动这个项目的初衷。看着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他知道,这场“教学实习”,一定会成为所有人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