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宝岛宣传(1 / 2)

香港的录制与传奇夜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外扩散。陈诚在《劲歌金曲》上的惊艳表现,以及他与几位天王天后私下会面的零星消息(虽未正式见报,但在圈内已不胫而走),让他尚未踏足台湾,其名号与神秘感已在宝岛娱乐圈的上空盘旋。

然而,辉煌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商业考量。内地首周50万张的销量神话,固然振奋人心,但华纳唱片内部的财务报表却揭示了一个紧迫的现实:为了前期史无前例的密集宣传与专辑的全球高标准制作,公司投入的成本已然巨大。尽管首周回款迅猛,但庞大的资金如同投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引擎,短期内难以完全沉淀为可灵活调动的利润。同时,公司高层对陈诚的期望值已被拉至顶峰,亟需他在下一个核心市场——台湾,复制甚至超越内地的成功,才能彻底巩固其天王地位,并快速回笼资金,实现盈利。

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宣传,面临着“钱紧”的局面。本周前往台湾的宣传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借资”之行——借用陈诚在香港新铸就的声势与光环,借用内地销量奇迹带来的巨大媒体关注度,以相对有限的追加投入,撬动台湾这个至关重要的市场。

临行前,华纳大中华区总裁亲自与陈诚通了电话,语气既充满期许,也不乏压力:“陈诚,台湾市场与内地、香港都有所不同,媒体环境更复杂,歌迷口味也更细腻。公司对你的能力有绝对信心,这次宣传,我们会确保核心资源到位,但更多需要依靠你个人的魅力和现场感染力,打一场漂亮的‘性价比’之战。”

陈诚沉稳应答:“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

飞机降落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与香港的摩登国际感不同,台北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温润而文艺的气息。接机大厅的景象,却让久经阵仗的华纳团队也吃了一惊——早已接到风的台湾媒体记者以及闻讯而来的数百名粉丝,将通道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如同疾速闪烁的星海,粉丝们高举着写着“陈诚”、“欢迎歌神降临宝岛”、“《破晓》大卖”的标语牌,发出阵阵兴奋的尖叫。

“陈诚!看这边!”

“诚诚,你好帅!”

“《童话》太好听了!”

呼声此起彼伏。陈诚在助理和保安的护卫下,面带微笑,不时向人群挥手致意,甚至还耐心地停下脚步,为几名挤到前方的粉丝签了几个名。他的亲和与从容,立刻赢得了台湾媒体和粉丝的第一波好感。

下榻的酒店同样经过了精心选择,并非极尽奢华的五星级,而是位于台北市中心,兼具设计感与人文气息的精品酒店,这更符合他“音乐才子”的定位,也更容易拉近与本地文化圈的距离。

台湾宣传的第一战,便是登上最具指标性的综艺节目——张小燕主持的《超级星期天》。张小燕在台湾综艺界的地位毋庸置疑,她主持的节目不仅是收视保证,更是艺人实力的试金石。

录制前,在后台休息室,张小燕亲自前来打招呼。这位综艺教母笑容亲切,眼光毒辣。

“陈诚,欢迎来台湾。”张小燕打量着他,语气带着赞赏,“你的专辑我循环听了好几天,真的很厉害。不像个新人,倒像在歌坛沉淀了很多年的唱将。”

“小燕姐您过奖了,我是听着您的节目长大的。”陈诚谦逊回应,话语里带着真诚的敬意。

“哎哟,这么会讲话!”张小燕笑得开怀,“放心,今天的节目会很轻松,主要是让你好好展现才华。台湾的观众很热情的,他们喜欢你,就会一直支持你。”

节目录制开始。在张小燕妙语如珠的引导下,陈诚不仅再次完美演绎了《淘汰》的国语版,还应现场观众要求,清唱了一小段《童话》的副歌,纯净的声线引发全场大合唱。在互动环节,他展现了与舞台上深情形象不同的另一面:机智幽默,反应迅速,甚至在学习一段简单的台语歌词时,那略显生涩却十分认真的模样,逗得观众哈哈大笑,瞬间圈粉无数。

张小燕在节目最后,由衷地说:“陈诚,我相信你不是流星,而会是一颗一直闪亮的恒星。台湾欢迎你,以后要常来!”

《超级星期天》的播出,如同在台湾投下了一颗收视炸弹,陈诚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宝岛街头巷尾。与此同时,华纳策划的“《破晓》台北首签会”在台北信义区香堤大道广场举行。活动原定两小时,但从清晨开始,现场便聚集了上千名歌迷,人潮不断蔓延,最终迫使警方出动维持秩序。

当陈诚出现在舞台上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天空。他不仅认真为每一位排队的粉丝签名,还会根据他们的要求写上简短祝福,并与他们进行短暂的眼神交流、握手。面对一些情绪激动落泪的年轻女孩,他还会轻声安慰:“不要哭,谢谢你的支持。”

这场签售会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签售专辑数量超过五千张,现场火爆的场面通过新闻和网络直播,进一步点燃了全台的购买热情。

利用宣传间隙,陈诚还接受了台湾几家重量级音乐电台的专访,如飞碟电台、Hit FM。在DJ们专业而深入的提问下,他畅谈创作理念、分享北电求学趣事、回顾初到香港的震撼与被巨星认可的惶恐与感激。他的谈吐有物,态度真诚,没有丝毫新人的骄矜之气,让这些见多识广的DJ们也对他赞誉有加,在节目中不吝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