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京,天空高远湛蓝。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比平日更添了几分热闹与喜庆的气氛。红色的横幅悬挂在礼堂门口,上面写着“热烈庆祝2002级中秋迎新晚会”。傍晚时分,暮色四合,礼堂内外却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02级表演班的同学们早早来到了后台。不同于平日的随性,今天大家都精心打扮过。女生们淡妆浓抹,各有千秋;男生们也收拾得利落精神。空气中弥漫着发胶、香水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感。
陈诚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裤,站在角落,默默地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他手里拿着那张承载着《起风了》母带的光盘,指尖微微用力。尽管内心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但即将在全校师生面前首次正式亮相,并且是演唱一首来自“未来”的歌曲,一种混合着期待、兴奋与些许不确定的情绪,依然在他心底涌动。
“班长,紧张不?”周扬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她今天穿了一条亮黄色的裙子,显得格外活泼。她看着陈诚,脸上带着惯有的促狭笑容,但眼神里也有一丝关切。
陈诚笑了笑,晃了晃手里的光盘:“有什么好紧张的?又不是上刑场。倒是你,周委员,今天这身打扮,是准备上台跟节目争奇斗艳吗?”
“去你的!”周扬捶了他一下,随即又压低声音,“说真的,班长,你那首歌我后来偷偷又听了几遍伴奏,真不错。今晚……看好你哦!”她难得正经地鼓励了一句。
“谢了。”陈诚点点头。
这时,芦芳生、朱亚文和罗晋也挤了过来。他们三个今晚也有任务,负责帮陈诚在侧幕条照应,以及……在必要时带头鼓掌。
“诚儿,稿子再背一遍没?别上去忘词了!”芦芳生比陈诚还紧张,搓着手问道。
“放心,烂熟于心。”陈诚淡定回应。
朱亚文则仔细帮他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说道:“心态放平,就跟平时排练一样。我们都在
罗晋默默递过来一瓶水。
看着眼前这三位室友,陈诚心里一暖。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很好。
前台,观众已经开始入场。不仅有大一的新生,许多大二、大三的师哥师姐,甚至一些老师也来到了现场。王劲松老师穿着中山装,坐在前排的教师席,神情严肃,但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期待。更让人意外的是,老狼居然也来了,他坐在稍靠后的位置,戴着帽子,显得有些低调,显然是应陈诚之邀,想来亲耳听听这首歌在舞台上的效果。
此外,观众席中还零星坐着一些看似不像学生的人,他们目光敏锐,带着职业性的观察神态——那是闻风而来的几家小型唱片公司或经纪公司的星探。北电的晚会,向来是挖掘新人的好地方。
后台,主持人已经就位,晚会即将开始。嘈杂声中,陈诚看到刘亦菲也回到了学校,她换下了戏服,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毛衣,清丽脱俗,正和几个女生站在一起低声说笑。感受到陈诚的目光,她转过头,对他微微一笑,握了握拳头,做了个“加油”的口型。陈诚也点头回应。
黄渤也混在人群里,他作为“特邀嘉宾”(陈诚私下邀请的),正跟几个相熟的高职班同学插科打诨,活跃着后台的气氛。
“各部门准备,晚会倒计时一分钟!”学生会干部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后台瞬间安静了不少。
陈诚深吸一口气,最后检查了一遍手中的光盘和耳麦。他的节目排在中间靠后的位置,是一个不错的时段。
晚会正式开始。开场舞热情洋溢,小品逗得满堂大笑,诗歌朗诵深情并茂,各种乐器演奏也展现了学子们的多才多艺。01级的贾乃亮唱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台风稳健,赢得了不少掌声;王珞丹和马苏参与了一个话剧片段,表演生动,也引人注目。董璇等00级的师哥师姐也奉献了精彩的节目。
台下,王劲松老师微微颔首,对这几届学生的整体素质表示认可。老狼则更多是在聆听音乐类的节目,偶尔跟旁边的朋友低声交流几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报幕员念出了那个名字:“……接下来,请欣赏由02级表演本科班陈诚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原创歌曲——《起风了》!”
台下响起一阵礼貌性的掌声,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好奇的议论。原创歌曲?在影视学院的晚会里,这可不算多见。
侧幕条,芦芳生三人紧紧攥着拳头,比陈诚还紧张。周扬也屏住了呼吸。刘亦菲专注地看着舞台入口。黄渤则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陈诚稳步走上舞台。追光灯打在他身上,白色的衬衫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耀眼。他走到立麦前,调整了一下高度,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观众。他看到了一脸严肃的王劲松,看到了帽檐下老狼专注的眼神,也看到了室友们鼓励的目光。
他对着音响师的方向微微点头。
前奏响起。舒缓而干净的钢琴声,如同月光般流淌出来,瞬间抓住了人们的耳朵。这旋律带着一种清新的忧伤和隐约的希望,与当下流行的音乐风格略有不同,却格外动人。
陈诚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他缓缓开口,清澈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仅仅一句,台下细微的嘈杂声便消失了。那声音里的故事感和真诚,有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仍无可避免…”
“而北京的天,依旧那么暖,风吹起了从前…”
他的演唱自然而投入,没有过多炫技,却将歌词中那种对过往的回望、对未来的彷徨与期待,诠释得细腻而准确。许多离乡求学的新生,仿佛被歌词击中了心事,眼神变得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