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华全力维持着“五行封绝”禁术,脸色苍白如纸,嘴角不断溢出鲜血,显然动用这样的禁忌之术对他自身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但他眼神中的那份偏执与狂热,却如同燃烧的火焰,支撑着他绝不后退。
看着这个曾经以持戒精严、道心坚定着称的茅山宿老,如今却甘为鹰犬,行此逆天之事,古墨尘等人心中除了愤怒,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与疑惑。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修行多年的正道高士,堕落到如此地步?
时光回溯,在于天华尚未遇见“主人”陈京韵之前。
那时的于天华,确实是茅山守心观中备受敬仰的师长。他天赋卓绝,于雷法、符箓、阵法上皆有深厚造诣,更难得的是持身极正,嫉恶如仇,门下弟子无不敬畏。在旁人眼中,他道途坦荡,未来甚至有望角逐茅山宗主之位。
然而,只有于天华自己知道,他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无人知晓的、日益扩大的裂痕。
这裂痕,源于他对“道”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世间“污浊”的日益不耐。
守心观讲究“守心如一,道法自然”。于天华前半生谨守此训,斩妖除魔,护卫苍生。但看得越多,他心中那份“完美”的道心,便越是受到冲击。他见过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的所谓“高人”;见过因一时私欲便屠戮生灵、毫无底线的邪修;更见过无数凡夫俗子,沉溺于七情六欲,勾心斗角,蝇营狗苟,将这红尘搅得乌烟瘴气。
他开始怀疑,所谓的“道法自然”,是否真的适用于这个早已偏离“自然”轨迹的污浊世间?现有的秩序和规则,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僵化、一种对“真道”的束缚?为何那些循规蹈矩者往往步履维艰,而那些不择手段者却能攫取力量与权势?
这些念头,如同毒蛇,在他道心深处悄然滋生。他越发觉得,现有的玄门正道,过于迂腐,过于强调“循序渐进”和“因果循环”,面对日益崩坏的世界,显得如此无力。他渴望一种更直接、更彻底、更能“涤荡乾坤”的力量与方法。
就在他道心摇摆、内心最为迷茫和焦躁的时刻,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神秘人……那便是尚未显露真正身份的陈京韵。
初时,陈京韵并未展露任何力量,只是以一个博学多才、见解独特的“道友”身份出现。她与于天华论道,每每能切中他内心最深处的困惑与不满。
“于道友可知,为何上古之时,天地清明,灵气充沛?而后世却灵气枯竭,人心不古?”陈京韵曾如此问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