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2)

见她还不肯走,秦淮如又拉了拉她。

“我只是有点好奇。”

“姐,江家真的顿顿有肉吗?”

“这日子过得也太滋润了!”

两位大妈的话让秦京如深受震撼。

她对火锅没什么概念,

“天天吃肉”这四个字,在她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村人听来,简直难以置信。

对她来说,肉是过年都难得一见的珍贵东西。

就像昨天,她本来看不上傻柱,但还是留了下来吃饭。

除了堂姐的坚持,还因为傻柱做了几道菜,其中还有肉。

她忍不住吃了两大碗饭。

说到钱,秦淮如也忍不住流露出羡慕:“他家真的过得很不错。”

“谁让他有钱呢?”

“这种福气我们可比不上。”

……

其他事情她已经记不太清了,

唯独易忠海为了让他们出来,一次就给了江明三百块钱的事,

她一直记得很清楚。

整整三百块,让她震惊不已,心里也十分羡慕。

“江明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他不是跟你一样在轧钢厂上班吗?”

“他哪来的那么多钱?”

秦京如也被勾起了兴趣。

“有什么奇怪的。”

“他虽然也在轧钢厂上班,但工资比我高多了。”

“一个月大概四十块。”

“家里只有他和媳妇两个人,日子肯定过得轻松。”

“……”

人少就是好,别人家就两个人吃饭。

再看看她家,五口人,还有一个只知要钱的贾张氏。

她的工资刚到手,就少了一半。

怎么能像江明那样自在?

当然,她不知道的是,江明的钱并不仅仅来自工资。

除了从一大爷那里拿的钱,

听说还有人给他送礼,这笔钱也不少。

“他工资这么高,确实挺有钱的!”

“……”

她没想到,这话一说出口,秦京如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她来城里相亲图什么?

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

江明不仅长得好看,气质也不错。

现在又听说他工作体面、收入高,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

简直就是姑娘们眼中的香饽饽!

“发什么呆?别站那儿了。”

“老这样,别人还以为你有问题呢。”

“……”

秦淮如见她又走神,赶紧推了她一下。

——

——

【20秦京如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心思却早就飞到了前院。

看着空空的米缸,秦淮如愁容满面。嫁入贾家整整十年,原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谁知反而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五口人吃饭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生活过得十分拮据。若不是她放下尊严四处借钱,这家人早就揭不开锅了。算算日子,才刚领完工资二十多天,米缸又快见底了。

“姐,晚上吃什么?有菜吗?”秦京如漫不经心地问。

“稀粥配窝头!”秦淮如没好气地说,“没有菜。”

秦京如撇了撇嘴。昨天还在傻柱家吃着白米饭炖肉,今天就变成粗茶淡饭了。不过比起乡下时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还算过得去。

——

“该死的,又在炫耀!”聋老太拄着拐杖骂骂咧咧地进门,看见江明家的房门虚掩着,便恶狠狠地咒道:“吃独食把你噎死!”

当年她风光的时候,不也是天天大鱼大肉?那时虽然大清已经风雨飘摇,但还没彻底倒台。

这位聋老太太虽不是皇室宗亲,却出身八旗世家,祖上留下的家产本可以让她过上富足生活。无奈时局突变,大清覆灭,昔日尊贵的旗人转眼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对象。

她的府邸被抄得一干二净,曾经受人尊敬的格格如今只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幸好她偷偷藏了些钱,最终在这四合院安顿下来。等到新朝建立后,她托关系送了些银子,总算混上了五保户的身份。

现在每天吃着粗茶淡饭,只有夜里梦到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时,才会感到一丝安慰。偏偏晚年时,院子里突然冒出个江明,不仅处处和她作对,还活得比她滋润——她守着钱不敢露富,而这小子却顿顿吃肉喝汤,火锅的香味飘得她寝食难安。

想起年轻时和阿玛额娘围炉涮肉,丫鬟们在一旁布菜的情景,如今连想都不敢想。以前各家都过得紧巴巴的,她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可现在看到江明过得那么舒服,心里就像打翻了醋坛子。人老了图什么?不就是图点热乎的吃食吗?

有时她也后悔:如果当初没为了护着傻柱和江明闹翻,凭着和江树龙的老交情,说不定还能蹭上几顿好饭。选傻柱是因为他憨厚好拿捏,还会做饭罢了。

“哎哟,老太太您什么时候出门的?”

“当心脚下,这地可滑。”

“您可别摔着。”

“……”

刚走进中院,一个大妈就看见了她,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

“易家媳妇,今晚准备做什么?”

“还没开始呢?”

聋老太太惦记着江明家的火锅香,走到他家门口时,忍不住往里张望了几眼。

“老太太,我还没开始做饭呢。”

“您这是饿了吧?昨天买了些肉,还剩点。”

“待会儿做好了给您送些过去。”

大妈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来讨吃的。

“唉……人老了,不中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