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236章 你还想抵赖到几时?

第236章 你还想抵赖到几时?(1 / 2)

虽然王哲因杀人罪依法服刑,但在得知亲人沉冤得雪的那一刻,他掩面痛哭,悔恨交加。

这场悲剧促使全社会反思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也让更多人关注到那些曾被忽视的冤假错案。

祁同伟与梁璐的担当与执着,成为时代的一束光,照亮了黑暗角落。

时光流转,小区逐渐恢复往日的宁静。

某日,祁同伟伫立案发现场,目光落在地上那支未燃尽的雪茄上。

看似寻常之物,却仿佛承载着无声的讯息。

他久久凝视,忽然灵机一动,试图从雪茄的燃烧速度推断案发时间。

一支雪茄从点燃到熄灭,需耗时许久。

据此判断,案发时间应在午时五刻至午时五刻之间。

他默默思索:王哲与阿威之间,究竟有何深仇旧恨,竟致兵刃相见?

他在脑海中复原前夜场景——灯火通明的餐厅里,二人相对而坐。

王哲语气恳切,请求宽限还款期限;阿威却不为所动,冷言拒绝,转身离去。

那一刻,王哲眼中掠过一抹阴鸷,心中仇恨悄然滋长,如暗流涌动,终成滔天巨浪。

祁同伟轻叹一声,深知人间恩怨一旦失控,便足以撕裂平静生活,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祁同伟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案情:王哲与阿威在次日中午再度碰面,言语交锋迅速升级,情绪失控之下,王哲怒从心起,终对阿威痛下杀手。

一场血案就此发生。

行凶之后,王哲惊慌失措,急忙收拾现场,试图抹去所有痕迹。

而那支残留的雪茄,极有可能是他精心布置、用以混淆视听的关键道具。

祁同伟与梁璐在案发现场逐一排查时,忽然注意到角落里静静摆放的一架天文望远镜。

祁同伟心头一震,立刻意识到——这东西或许正是点燃雪茄的关键所在。

他向梁璐解释自己的推测:王哲可能借助天文望远镜聚焦阳光,引燃雪茄,从而制造出自己当时不在场的假象。

梁璐听后若有所思,随即决定动手验证。

一番调试之后,阳光穿过镜片,准确汇聚成一点,果然成功点燃了雪茄。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已然有了定论。

随后,他们在烟灰缸下方的桌面上发现了轻微灼痕,证明雪茄确实曾在此处燃烧;而望远镜底座周围也有细微刻痕,显然是为精确对焦阳光而反复调整所留。

至此,真相浮出水面——王哲利用光学原理点燃雪茄,伪造时间线,妄图蒙混过关。

然而天理昭彰,再缜密的算计也逃不过细致入微的侦查。

二人暗自感慨:若非抽丝剥茧、步步推敲,恐怕真会被这看似无懈可击的伎俩蒙蔽过去。

他们彼此对望一眼,决定第二天再次复现实验,进一步夯实证据链条,确保罪责无可辩驳。

翌日清晨,阳光如昨。

祁同伟与梁璐重返现场,依样操作,不出片刻,雪茄便被顺利引燃。

实验结果与推断完全吻合,二人心中再无疑虑:王哲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制造虚假痕迹,企图脱罪。

他们迅速整理物证,准备收网。

这起案件历经层层剖析,终于拨云见日,令人倍感欣慰。

面对铁一般的证据,王哲无力狡辩。

在接受祁同伟与梁璐讯问时,只得低头认罪,声泪俱下,悔恨难当。

可惜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一切早已无法挽回。

案件告破后,小区居民纷纷前来致谢。

风波虽止,但祁同伟与梁璐的心绪仍未完全平复。

祁同伟神情肃然,向侯亮平汇报:“阿威遇害的时间,应当就在正午前后。”

侯亮平微微蹙眉,低声问道:“监控方面有没有异常?”

“回侯局,录像中并未发现可疑人员进出。”祁同伟如实答道。

侯亮平摩挲下巴,若有所悟:“这么说,凶手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我留意到王哲和赵梅近来举动有些反常,你们可有关注?”

“这两人我们一直留意着。”祁同伟点头,“不过赵梅今日行程密集,暂时看不出作案时机。”

“那便先排除她的嫌疑。”侯亮平摆了摆手,转而问,“王哲呢?有何表现?”

祁同伟沉声道:“表面上看并无异样,但他一贯与阿威关系紧张,性格又偏执寡言,很难捉摸其真实想法。”

“嗯,此事不可草率定性,还需深入查证。”侯亮平郑重叮嘱。

……

稍后,祁同伟又补充道:“侯局,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注意——阿威房内那台天文望远镜的镜筒上,竟附着一小截雪茄灰烬。”

“哦?”侯亮平眼神微动,“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你怎么看?”

“属下认为,这烟灰极可能是凶手遗留。

而王哲素有抽雪茄的习惯,这条线索很可能指向他。”祁同伟条理清晰地分析。

但侯亮平并未轻下结论:“仅凭一支雪茄尚不足以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