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97章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空间

第197章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空间(2 / 2)

赵立春眼里满是欣赏,压都压不住。

他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

脑子太清楚了。

松江知府和西北虎,那可是未来二十年东大最有分量的人物。

一般人要是搭上这层关系,怕是走路都要飘起来。

可祁同伟呢?

稳得住,只求两张照片。

更关键的是,他敢把这张合影挂在公司大厅里——这也说明,胆子不小。

但偏偏这种做法,不会让上面两位觉得冒失,反而会觉得这年轻人懂事、识趣。

那可是正厅挂着的照片啊,意味深长。

赵立春心里暗自感慨:

“同伟想事情比我深远多了,我刚才真是多虑了。”

这孩子和他那个糊涂儿子完全不同,是个难得明白人。

“要是西北虎真来,我和钱丰同志都得到场陪着。”

祁同伟笑着点头:

“今天许是因为送了辆奔驰,钱叔特意拉我在车里聊了好一阵,也问起我今年的安排。”

“我把大致情况都跟他讲了。”

赵立春微微一怔:

“老钱专门在车上跟你谈?”

祁同伟轻轻一笑:

“当时院子里不少人亲眼看见我坐上了他的车。”

赵立春笑着摇头:

“老钱这个人,真是有意思。”

“他这是变着法子给你撑腰啊。”

“挺好,挺有心的。”

赵瑞龙嘴角一扬,心里却清楚——不支持又能怎样?

在他们掌握的数据里,要想在汉东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少了丰收集团这套体系,进度就得慢上一大截。

赵立春随口问:

“今年还有什么大动作?”

祁同伟一笑:

“我说句实在话,咱们哪年不是大事不断?”

赵大人微微一怔。

赵瑞龙忍不住笑出声:

“伟哥这话可够冲的,老爷子这辈子怕是头回听人这么说话。”

“不过还真没说错,我们每年确实都在动真格的。”

祁同伟伸出手指,一项项数着:

“去年就不用提了,示范区正式挂牌,农业供销网络几乎铺到了全省每一个村子。”

“这成绩,搁过去想都不敢想。”

“今年的目标更进一步——华东六省一市,基本实现全覆盖。”

赵立春心头一震。

他忽然意识到,单凭这一条,省委宣传部就能连着吹上半个多月不歇气。

“我们跟农户签了供销协议,等于把根扎进了农村,同时还在各地开了不少专门的农产品专柜。”

“销售渠道稳住了。”

“光是去年,农机销量就突破了三百万台。”

赵立春眉头猛地一跳:

“三百万?”

“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过?”

这个数字太惊人了,无论放在哪儿都是重大新闻,可偏偏媒体上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发生。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旁边的刘新建,见对方一脸茫然,心中暗叹:小刘还是缺了点敏锐劲儿。

赵瑞龙早就料到这反应:

“老爷子,这里面有个门道。”

“数量确实是高,但大多数都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之前也向您汇报过,农机厂生产的设备,主要卖给的是普通农户。”

“拿吕州来说,一个农民想买辆自用的农用车,往往拿不出那么多现款。”

“毕竟以前底子薄,家里积蓄有限。”

赵立春慢慢点头。

“所以我们签了农业合作协议后,就开始提供配套贷款。”

“只要有供销合同作担保,就可以分五年到十年还清。”

“机器先拿去用,还款从每年收成里按比例扣。”

赵立春追问一句:

“能不能提前还?”

赵瑞龙答得干脆:

“当然能。”

“全看农户自己意愿。”

“这两年效益不错,很多人主动提前结清。”

“咱们东大做事,不喜欢搞寅吃卯粮那一套。”

“正因如此,虽然产量惊人,但我们一直没对外声张。”

赵立春眼神一闪:

“这么说,你们已经撬开了农村的消费市场?”

祁同伟含笑点头:

“瞒不过您。”

“我们做过专门调研。”

“像农用三轮、电动踏板这类产品,需求比预想的大得多。”

赵立春略显惊讶:

“电动踏板在乡下也能卖得动?”

祁同伟轻点头:

“不止卖得动,市场比预料还旺。”

“城里它没对手,乡下还有摩托车争份额。”

“可即便这样,现在销量已经跟摩托车打了个平手。”

“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农民走出土地,进城务工。”

“老人和妇女骑摩托的少,更多人选择电动踏板,方便又安全。”

“另外,像我们今年要上的家电项目,在农村也是块没挖透的富矿。”

“示范区就是个样板,代表着未来东大乡村的样子。”

“我敢说,十年后,华东多数村子未必家家都住小洋楼,但新房肯定都有。”

“我也相信,十年内,整个区域农村的购买力会迎来一次大跃升。”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