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好印证了你早前的说法。”
“我记得你一直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反过来带动农业。”
“你们现在遇到的情况,恰恰反向证明了你说的是对的。”
“对农民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就业出路,他们就不会真正在意能不能机械化种地。”
“宁可一家人齐上阵,用老办法伺候庄稼。”
祁同伟连连应道:
“对,就是这么回事!”
钟声又问:
“那个手机组装项目,真能解决这么多闲散人口的问题?”
祁同伟微微一笑:
“您知道那工厂得用多少人吗?”
钟声摇头:
“不清楚。”
祁同伟轻声道:
“淡季就得十五万人打底,旺季最少三十万。”
“啊?!”
钟声忍不住惊呼:
“这么多?”
祁同伟解释说:
“我们做过测算。”
“单是国内市场,每年就得一千万台起步。”
“再加上跟北方联工农业国米高扬家族的合作,您也知道。”
“还有其他渠道,我们要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去。”
“每个月产量少说也得一百多万台。”
“这可不是小数目。”
钟声仍有些吃惊:
“真要这么多?”
祁同伟笑道:
“东西过硬啊!”
他转头问旁边一直听着的钟卫国:
“你觉得咱们的产品怎么样?”
钟卫国毫不犹豫,竖起大拇指:
“顶呱呱的好!”
“爸,这话不是我吹,是大家用过都说实诚。”
“比大哥大灵巧多了,轻便、反应快,信号也好。”
“谁用了都舍不得换。”
钟声笑骂一句:
“就你显摆,我又不是没手机!”
祁同伟摊摊手:
“头三年,国内销售我们打算交给通讯公司来做。”
钟卫国好奇:
“为啥不自己卖?”
祁同伟直言不讳:
“我们想打开市场,他们要赚利润。”
“基站建设靠国家拨款,数字太大,撑不住。”
“得有新资金进来才行。”
“手机便宜了,用的人多了,通信收入上去了,钱就有了!”
两家人从钟声家告辞后,各自回了住处。
今年钟卫国听了祁同伟的建议,在他家旁边置办了一处四合院,两家挨得近,往来也方便。
当晚,两家人便聚在一处热闹。
钟卫国望着院子里正闹成一团的四个孩子,感慨地看向祁同伟和张素素:
“同伟、小艾,素素这次真是多亏你们了。”
钟小艾摆摆手:
“那是我嫂子,帮她还用得着说谢?”
“再说也不光是帮忙,示范区那边什么情况你也清楚,大嫂这样的人才,我们求都求不来。”钟卫国和祁同伟举杯相碰:
“心意都在这酒里了。”
祁同伟笑着摆手:
“喝一点意思意思就行,真喝多了可扛不住。”
钟卫国眼睛一亮,来了劲头:
“大过年的,同伟你总得陪我喝几口吧?”
他眼里闪着光,明显没安好心。
钟小艾冷笑一声,转头对张素素道:
“嫂子,你说我哥是不是打定主意要放倒我师兄?”
钟卫国立刻反驳:
“这叫啥坏心思?同伟这么照应我们家,我不趁机敬他几杯,说不过去!”
钟小艾撇嘴:
“敬酒就得把人喝趴下?你心里那点算盘,谁看不出来?”
钟卫国不服气:
“男人哪个不喝酒?我在家里已经够克制了,以前在单位,可是拿茶缸子当酒杯灌的!”
钟小艾同情地看着他:
“钟卫国,我劝你一句,别硬撑——你喝不过我师兄。”
“我喝不过他?”钟卫国跳起来,“你当我开玩笑呢?”
钟小艾叹口气:
“好心提醒你,你还当耳旁风,真是……”
“别说师兄了,你连我都干不过。”
钟卫国哪肯服软,非要拉着祁同伟比个高下。
祁同伟望向钟小艾,眼神带笑:
“你看呢?”
钟小艾耸耸肩:
“过年图个乐呵,他自己想吃亏,你就随他去呗。”
钟卫国拍着胸脯:
“我承认同伟样样出挑,可要说喝酒,他还嫩了点!”
“今儿非得让他见识见识,谁才是真正的酒场高手!”
祁同伟转向钟小艾:
“小艾,去熬点醒酒汤吧。
大哥大嫂好久没见了,肯定有话要说。”
钟卫国立马嚷嚷起来:
“同伟,你这是瞧不起我?”
“来来来,咱先干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