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局已定(2 / 2)

紧接着,华东六省一市加上中原的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提上日程。

汉东自然也少不了要大兴土木。

各种事务纷至沓来,赵立春工作压力陡增,于是向中枢请求派一位干将过来协助。

没错!

钱丰正是赵立春亲自向上面“要”来的。

钱丰清楚这一点,所以对赵立春心存感激,也格外尊重。

通常来说,正副手之间总会有分歧,一个注重实际,一个偏重理念,难免有摩擦。

但钱丰从没想过要和赵立春对着干。

想在汉东和赵立春掰手腕?

那不是找不自在嘛!

不说他本身就是从本地一步步爬上来的大员,光是祁同伟掌握的那些资源,就让人望而生畏。

钱多到一定程度,光是听数字就让人胆寒。

巧的是,现在东大正缺资金。

钱丰清楚,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只要干出成绩,升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他从没想过和赵立春争权夺利。

想要进步的,又何止祁同伟一人?

钱丰一表这个态,赵立春立刻全力配合他的工作,从来没有拖后腿。

这让钱丰感到非常舒心。

就像之前在示范区调研时,因为祁同伟和赵立春的关系特殊,赵立春有意把钱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这让他心里特别受用。

两人如今形成了一个微妙而稳定的配合。

赵立春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我当初虽然看重同伟,但也只是觉得他能干点事,没想到能帮上这么大的忙。”

“毕竟,那时候他太年轻了。”

钱丰沉默了一会儿。

东大一向奉行“老人政治”,这套模式延续了几千年。

原因也很简单:年轻人有冲劲,愿意干事,但缺少老练的判断力和沉稳的心态。

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地区,稳定始终是第一位的。

祁同伟那时年纪太轻,做事容易冲动,赵立春当时对他有所保留,也是情理之中。

但现在……

这种顾虑恐怕早就烟消云散了。

钱丰很清楚,祁同伟从冈本那里搞来的那三千亿美金,几乎全数借给了东大,自己只留下了两百亿美金作为集团运转的应急资金。

这种大局意识和成熟心态,绝不是一个普通年轻人能具备的。

赵立春看着钱丰的表情,心里忍不住摇头。

放心?

他一点都放心不下!

都是当官的人了,哪有亲自跟那些地痞流氓拼命的道理?

赵瑞龙曾经告诉他,二桥镇的宁家人,全是祁同伟亲手“料理”的。

那帮人手上有人命,确实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杀也就杀了。

问题不在他们身上,而在于祁同伟亲自出手。

虽然这么做一时痛快——赵立春也承认,当时听赵瑞龙讲这些时,心里也是热血沸腾。

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该做的事。

真正的政治家,不该站在危险的边缘!

或者说,不该亲自卷入这些血腥事务,这才是从政者应有的格局。

这些话,赵立春没打算告诉钱丰。

“只希望陈岩石不会后悔。”赵立春轻声说,“现在同伟那边担子很重,连我儿子都经常四处奔波。”

钱丰看着赵立春的眼神,满是羡慕。

人家可是出了名的好儿子啊!

赵瑞龙虽然看起来一直跟在祁同伟身边,但说实在的,他确实有真本事。

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集团的佬縂,还不是体制内的,这分量可就更重了。

可不像有些民营企业为了形象,硬是给某些“二代”安个头衔挂挂名。

钱丰在来之前,把赵瑞龙的背景摸了个底朝天。

他是二王村创业初期的元老之一,在集团里地位仅次于祁同伟和钟小艾。

再加上赵瑞龙做事洒脱,不拘一格,他在集团内部的口碑也相当不错。

钱丰还听说,赵瑞龙的身家已经甩开了绝大多数人。

更难得的是,他不是靠掠夺发的财,是真刀真枪靠经营挣来的——在二王村那种穷地方,就是天高皇帝远,又能刮出多少油水?

丰收集团甚至专门为税务部门设了两间办公室,一间归国税,一间归地税。

钱丰参观的时候差点没回过神来。

果然,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

这种思路,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宁家倒是搜刮了不少,结果祁同伟只花了六百万,就把宁家的大片产业都拿下了。

“现在,绝不能打扰同伟的工作。”

“必须为他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陈岩石绝不能反悔!”

钱丰一下子就听懂了赵立春的意思。

他也明白了,赵立春之所以有闲心和自己聊这些,是因为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