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恕狐疑地看着他:“龙哥,我实在想不通,谁有这么大的能力?”
赵瑞龙想了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也罢,看你这么诚心,我就跟你透个底。”
“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加上中原地区的基建工程……”
王忠恕心头一热:“这么多?!”
赵瑞龙笑了笑:“你居然不知道?”
王忠恕略显尴尬:
“具体的我确实不了解,但我知道这背后肯定跟丰收集团脱不了干系。”
“咱们松江那位,还专门提过丰收集团和伟哥,号召年轻干部向他们学习。”
“我后来查了查伟哥在华东论坛上的发言。”
“发现他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重视,尤其是公路。”
“松江那位也放出话来,要整治交通。”
“公路、地铁,甚至铁路都要搞。”
“我这次来找你,本来是想走松江那边的关系。”他压低声音,
“听说松江那位很看重伟哥……”
说完这句话,王忠恕自己都觉得有点荒唐,但又觉得顺理成章。
一想到那天见祁同伟的情形,王忠恕心里还有点发颤——那年轻人太年轻了,却已经强横到连西汉斯的俾斯麦都得低头。
赵瑞龙听了脸色一变:“老王,你他妈也太口无遮拦了。”
“你想死没关系,千万别把我搭进去。”
“你不是在官场待过吗?揣测上司心思可是大忌,你还乱说这些?”
王忠恕却不以为意:“帝都那边早就传遍了。”
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官场段子,都是从帝都流传出来的。
赵瑞龙撇了撇嘴:“可你不是在帝都!”
“人家家里七姑八姨都能跟衙门扯上关系。”
“你比得了吗?”
王忠恕有些不服气,这怎么不能比?
咱好歹也算“官二代”!
赵瑞龙冷笑:“你得搞清楚,我们真正的靠山可不是这个。”
“你又不在位,二代这个名头听着好听,实际上没用。”
“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经商。”
“国家现在正需要活跃经济,商人正是风口。”
“所以啊,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当然,前提是不能违法。”
王忠恕听得一愣:“现在还有守规矩的商人?”
赵瑞龙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咱们东大一贯的策略,就是把那些奸猾的商人当猪养。”
“缺钱了,就宰一头过年。”
“有些人目光短浅,为了赚快钱,什么事都敢干。”
“别人不敢碰的,他们偏偏抢着干。”
“还觉得自己聪明得不得了。”
“简直是笑话。这就跟街上的混混,平时只要不犯大错,最多挨顿打。”
“但一旦风向变了,你看哪个不是被打压得抬不起头?”
“商人也一样!”
王忠恕顿时觉得背脊发凉。
赵瑞龙冷笑着继续说:“只有傻子才以为逃税、低买高卖、走歪门邪道是高招。”
“做生意就像走路,正道走得慢,但稳当。”
“小道是快,可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老王,怎么走,你自己得想清楚!”
王忠恕听了赵瑞龙的话,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赵瑞龙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神情认真地说:“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来找我商量这件事?”
王忠恕刚想开口,脸色却猛地一变。
是啊!
自己为什么要向赵瑞龙求助?
明明对方也只是个二代,而且年纪比自己还小。
可他清楚,赵瑞龙——或者说赵瑞龙背后站着的祁同伟,是个极为关键的人物。要想把生意做成,绕不开这个人。
这正是王忠恕一直刻意巴结赵瑞龙的原因。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对祁同伟有种本能的畏惧。反正无论如何,他都得和祁同伟搭上关系。
至于原因……
连新闻联播的“最佳男主角”都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扬祁同伟,这里面的分量还用多说吗?
赵瑞龙轻叹一口气:“我伟哥教我做生意时说过一句话。”
王忠恕立刻集中精神,仔细听他说什么。
“这世上有一种生意,最赚钱。”
“哪种生意?”
“国家允许你垄断的生意,最好做。”
“你明白了吗?”
“第一件事,就是得符合国家利益。”
“这才是真正稳赚不赔的买卖!”赵瑞龙语气坚定地说,
“国家没有明确禁止的事,你可以试试。”
“国家明令禁止的事,坚决不能碰。”
“你我都是二代,自然清楚自己身上的光环从哪来的。”
王忠恕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这个包间位于随园,装了空调,室内温度刚刚好,不至于让人觉得闷热。
但他却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