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04章 不是为了私事,而是为了公事

第104章 不是为了私事,而是为了公事(1 / 2)

祁同伟却淡淡摇头:

“不,你不是。”

侯亮平一时难以接受:

“怎么就不是了?”

祁同伟坦率地说:

“这些话,出了这扇门,不管谁问,我都不会承认。”

“人有七情六欲,能做到真正无私的,那已经是圣人了。”

“这种人,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们本身就是光。”

“确实是不错了。”

侯亮平站在一旁,听得心神震荡。

他原以为祁同伟只是个善于钻营、不择手段的官场中人,却没想到他竟能讲出这番透彻而现实的话。

祁同伟说得没错,他们都不是道德完人,既然进了这个圈子,就得按这个圈子的规则来。

“抛开情绪,才能专心做事。”祁同伟说得很朴素,侯亮平也听得明白。

正是因为听得懂,才会更觉羞愧。

他自己真能做到毫无私心、一心为公吗?不能。

他来汉东做官,起初只是为了逃避学校的风波;在金沙县那些年,他也曾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祁同伟继续说道:“认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做事的方向。”

“如果我们达不到东大的理想标准,那就有两个选择。”

“要么做马基雅维利所说的现实政治中的一枚棋子;要么做韩非子笔下的那种忠诚于权力的人。”

“两条路,选一个,不然……这份工作就不适合你。”

侯亮平心头猛地一震,像是被什么重物击中。

他睁大眼睛看着祁同伟,满脸不可置信。

怎么也想不到,祁同伟竟然会对他说出这样一番肺腑之言。

可再一细想,这些话竟句句在理。

他一时有些恍惚,心中反复问自己:我到底该选哪条路?是甘为人用,还是忠于一人?

至于成为道德楷模,侯亮平根本不敢想——他自己都做不到!

祁同伟其实也做不到,但他不在意,他只想往上走。

祁镇长嘴角微微扬起,心中畅快。

打压对手,尤其是侯亮平这种正气凛然的对手,特别有成就感。

他拍了拍侯亮平的肩,语气轻松了些:“调整一下,高老师回来了。”

高育良刚下车,便直奔祁同伟而去,神情急切地问:

“这辆车,能不能在吕州生产?”

祁同伟强压下翻白眼的冲动,苦笑着说:

“老师,您这是为难我啊。

您也知道吕州的情况——我也想让吕州干,可吕州敢干吗?”

“您就不怕进去了?”

高育良愣住了。

保护耕地是铁令,谁也不能碰。

即便汽车工业再有前景,也不能落在吕州。

这是整个汉东的共识。

高育良连连摇头,满脸遗憾:

“可惜啊,如果能在吕州生产这辆车就好了。”

“整个吕州都能活起来。”

祁同伟倒是点头认同:

“汽车工业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上下游带动的产业极广,能提供上百万个岗位。”

“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确实可以支撑一座城市。”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赵立春就没想过把这项目落在汉东?”

祁同伟苦笑:

“怎么可能没想过?”

“老师,您告诉我,咱们汉东哪个城市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高育良一愣,反问:

“京州不行吗?你们的小桥科技不是在那儿建厂了吗?”

祁同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老师,踏板车和轿车能比吗?”

“您也太抬举踏板车了。”

“这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

“轿车生产不仅需要完整的产业链,还需要出海口,我们的车主要面向出口市场。”

高育良反应很快,脱口而出:

“那姑苏呢?!”

祁同伟思索片刻,还是摇头:

“姑苏将来可以,但现在还不行。”

高育良瞪大了眼:

“不行?”

祁同伟语气坚定:

“现在能行的,离我们最近的,只有松江。”

“一旦交易达成,松江的产业向外扩散,承接它的自然是姑苏,而不是别的地方。”

“我们也能从中受益。”

高育良一拍手,笑道:

“说得有道理!”

“我们自己不能生产,借鸡下蛋也不错。”

“就是可惜了这款轿车,不能打上我们的名字。”

祁同伟耸耸肩:

“国家整体产业没上来,谈什么可惜。”

“只有整个工业水平提升了,我们才能真正摘下这颗明珠。”

“但我们一定会摘下的,早晚的事。”

祁镇长笑着说道:

“老师,您也太贪心了。”

“这可是十亿美元的产值,咱们能分到三分之一,已经很可观了。”

高育良扶了扶眼镜,点头道:

“要是能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三十亿美元的产值,那该多好!”

祁同伟开怀大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