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落袋为安(2 / 2)

“那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老百姓跑来县正府要求同样的补偿,你能摆平?”

这其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事实上,流水县的老百姓已经冲击过一次县衙,万一被人煽动,说不定还会再来一次。

高育良本能地想要防患于未然。

祁同伟淡淡一笑:

“能!”

高育良眼睛一亮:

“真的?”

祁同伟语气坚定:

“真的!”

“当然,不会让他们坐享其成。”

“最多只能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

高育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又追问了一句:

“你真的有办法解决这些事?”

祁同伟笑着答道:

“当然可以。”

“现在正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丰收集团迎来一次大飞跃。”

“我敢做承诺,是因为我有底气。”

高育良皱眉问:

“什么机会?”

他提醒道: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就算现在就开始申请,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批下来。”

“也就是说,想要享受国家级示范区的政策支持,最快也得等到年年。”

“当然,市里也会给你提供不少优惠。”

祁同伟摇了摇头:

“我讲的不是这个。”

“我有个机会,能让丰收集团迅速扩张。”

“不然的话,光是北方联合工农业国阿廖沙那个订单,都很难完全满足。”

“他这次要的是洋葱,下次就可能是番茄酱、蔬菜罐头、干菜这些。”

“目前和我们签订供销合同的企业,远远不够!”

高育良看了看一旁的易学习,又望向祁同伟:

“我记得没错的话,你已经把整个流水县的农户都签进来了吧?”

祁同伟点了点头:

“没错。”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

“还不够?”

祁同伟语气坚定:

“远远不够!”

高育良有些震惊:

“一个县都不够?那你到底想要多大的规模?”

祁同伟笑了笑:

“兵越多越好。”

高育良听得头皮发麻:

“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些?”

祁同伟认真地解释:

“去年年底我就有这个想法,今年条件差一点,现在嘛,已经完全具备了。”

高育良不以为然:

“你说的成熟?”

“你知道全市有多少耕地?”

“你知道有多少农户?”

“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就算你有资金,也得考虑风险问题。”

“这不是二十年前了,我们要稳扎稳打,走得慢没关系,关键是走得稳。”

祁同伟笑了笑:

“老师,您放心,我做事一向谨慎。”

高育良差点笑出声来。

就你这胆大包天的行为,还说自己谨慎?

你是在开玩笑吧?

祁同伟掰着手指头继续说:

“我做农业出身,自然要考虑方方面面。”

“首先是运输。”

“这就涉及交通问题。”

“流水县之所以是吕州最穷的县,是因为在汉东这样一个多水的地方,它偏偏干旱少水。”

“而吕州别的县,即使公路运输不发达,也可以依赖短途水运。”

“相比陆路运输的限制,水运的承载能力要高出许多。”

“其次是仓储保鲜技术。”

“做农产品,最关键的其实是储存和保鲜。”

“想要产品有竞争力,就必须具备强大的保鲜和仓储能力。”

“我们打算在全市范围内布局一两个大型仓储中心,构建物流网络相互支撑。”

“今年就可以联合农业供销社一起推进。”

“这得有个过程。”

高育良略一沉吟:

“仓储保鲜?物流体系?”

祁同伟点头回应:

“比如说番茄酱。”

“这种调味品虽然种类单一,在汉东省内看,产值不算特别突出。”

“但如果放到全国范围来看,总量就不容小觑了。”

“要是再扩大到国际市场,前景更是巨大。”

“短期来看,确实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

“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是需求大于供给。”

“这个项目是具备盈利能力的。”

高育良迅速理清了祁同伟的逻辑:

“关键还是仓储保鲜?”

祁同伟笑着接话:

“大宗农产品的交易,核心就在仓储和保鲜环节。”

高育良略显担忧地问道:

“就算你分析得没错,那你资金从哪儿来?”

他一边说,一边扳着手指列举:

“保鲜技术、运输系统、市场拓展,这些前期投入都是一次性的,短期内难以回收。”

“别跟我说你又打算动用那些没卖出去的设计图纸。”

“老话讲得好,落袋为安。”

“连资金问题都没解决,你怎么推进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