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70章 这盘棋,下得真是够大的!

第70章 这盘棋,下得真是够大的!(2 / 2)

第二天清晨,祁同伟的工作报告就摆上了钟声的案头。

钟声快速浏览了一遍。

报告里的很多内容,祁同伟和钟小艾之前都跟他讲过,这也是他们通话时常聊的话题。

钟声皱着眉头看着这份材料,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明明这些事小两口早就告诉过他。

钟声一边看一边思索:“从销售数据看,同伟说得没错,这是一个真正的蓝海市场,国内对农机的需求非常大。”

“他们半年时间就卖了一千五百多万……绝不是碰运气。”

“难怪二王村要合并大小王庄,这是想进一扩扩张啊!”

……等等,不对!

钟声突然停下,立刻翻到并村的相关资料。

“并村不是为了扩产?报告里说是要建新厂,可从他们的产量来看,并没有增加多少。”

“这不合逻辑!”

钟声是专做数据分析出身的,对数字天生敏感。

他在中枢岗位上,每天接触的数据量极大。

看得多了,一眼扫过去就知道哪里有问题。

当然,也得提防那些在提篮桥修炼过的高手,那种数据高手,得格外小心辨别。

可是一个村级的资料,尤其是祁同伟没有刻意掩饰的前提下,想要从中发现些蛛丝马迹并不难。

钟声仔细研究了一番,很快便捕捉到了并村的关键点:“这两千辆三轮车的订单,正是推动并村扩产的直接动因。”

“但并村之后并没有展开扩产,这就有蹊蹊跷了。”

“同伟不是一个会做无用功的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借并村之名来扩大工业用地?”

“太不合常理了!”

钟声迅速抓住了重点,他的目光落在了几个正在筹划的工厂项目上。

“两个万头规模的养殖场……胆子够大的!”

“还有一家食品加工厂……”

“野心不小啊,这是打算围绕农业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吗?”

“步子迈得这么快,有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

接着,一份祁同伟关于招聘的汇报材料浮出水面。

三百多名来自农林大学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钟声顿时眼前一亮。

他在草稿纸上勾画了一番,从农田出发,田间管理、收成、运输、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整套闭环流程。

钟声一边欣喜,一边仍有些忧虑:“想法很理想,但如果缺乏稳定的农产品来源,恐怕最终只是个空架子。”

“难道同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实在难以相信。

一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人,怎么可能忽略这样的细节?

钟声连忙翻阅资料,很快,一份农产品包销协议出现在眼前。

一时间,他甚至觉得头皮发紧:“竟然真的有这回事!”

“这是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也太离谱了吧?”

纵使钟声见识过不少人,也从未见过祁同伟这样的人。

他点燃了一支烟,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随后,他尝试从祁同伟的角度去思考整个布局:“同伟到底想做什么?”

“他曾对我说要在土地里找饭吃,当时我还半信半疑。”

“现在,我信了。”

“想要从地里刨出财富,就围围绕土地做文章。”

“农机厂是为土地服务的,农业专家也是,农产品销售协议同样是……”

“以土地为核心,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效率,依靠最专业的专家指导生产,再通过机械化手段完成加工与流通……”

“嘶!”

钟声双眼一睁,震惊不已:“这小子……这是在做现代农业的试点?”

“他已经升任小桥镇的代镇长了,听小艾说,流水县的县委书记易学习,是赵立春专门安排来协助同伟的。”

“也就是说,这个现代农业试点,规模可能是整个县?”

“一个县?!”

砰!

钟声轻轻敲了敲桌面,脑海中灵光一现,一下子把祁同伟的整个布局串联了起来。

“这小子不只是要做现代农业试点,他是想打造一个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这盘棋,下得真是够大的!

通常来说,半个县的规模,已经足够做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了。

可谁让整个流水县几乎全是农田呢?

易学习向来不偏不倚——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坚信祁同伟的能力,堪比古之韩信,根本不担心地盘太大管不过来。

于是,他大手一挥,把整个流水县都纳入了试点范围。

反正这个县委书记,其实也等于是听命于祁同伟的。

钟声终于明白了。

难怪二王村有这么大的动静,吕州、甚至汉东省都秘而不宣。

不是没人重视,恰恰是太重视了!

这背后甚至可能是奔着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去的!

钟声既欣慰又有些郁闷,这样的大事,怎么就不告诉自己一声?

他心里其实有答案,当然不能说。

这是真正成熟政治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