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耸耸肩:“前期工作确实辛苦,一个村子至少得配一个能和村民打成一片的技术员。”
“等他们有了经验,农民也习惯了技术员的指导,那时候人数就可以适当减少了。”
“一个村子有位农机技术员也就够了。”
祁同伟语气诚恳地解释道,
“我需要的农业技术员种类多样、专业不限,只要是人才,我都欢迎!”
上官校长微微皱眉,说道:“同伟,你有干事创业的心气,这是好事。”
“但也要考虑现实情况。”
“难道连畜牧、渔业方面的人你也需要?”
祁同伟回答得条理清晰:“没错,我也需要。”
“公司已经在流水县启动了两个大型养殖项目的建设计划。”
“现阶段的重点是肉猪养殖。”
“起步阶段存栏量不会太多,大概是一万头左右。”
上官校长听了之后有些吃惊:“你们怎么什么领域都涉足?”
“不怕摊子铺得太大,收不住吗?”
祁同伟语气平静地说:“吕州不适合发展大型工业,那我们就只能在农业上想办法。”
“土地能产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
“养殖家禽家畜本来就是农民的日常,我们只是把它规模化、标准化而已。”
上官校长看着祁同伟的眼神变了,仿佛重新认识了他。
他细细思考祁同伟所做的一切,发现对方并不是盲目地到处发力,而是有着明确的发展思路。
正如祁同伟所说,吕州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出路只能是围绕农业做文章。
农业是根本,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这个根本服务的。
就连祁同伟创办的农机厂,也是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设。
上官校长心里暗自佩服,祁同伟确实是一位有担当、有想法的同志。
不知不觉间,他在校长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多了几分由衷的认可。
他认真地提醒道:“产业布局方面,想必你们也有自己的打算。但我想提醒一句,随着产业的铺开,科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你是读过大学的人,更明白知识的力量。”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必须重视的一环。”
祁同伟微笑着说:“校长,我刚到二王村,在办完农机厂后没几天,就成立了农机培训中心。”
“而且,通过高老师的关系,我们村里也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
上官校长听后睁大了眼睛,一脸惊讶。
祁同伟继续说道:“知识的力量,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自己就是受益者啊!”
“还有一件喜讯要汇报一下。”
“刚刚结束的秋收中,那些经过我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民,普遍都多赚了两三千元!”
上官校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两三千?”
这可是八八年啊!
此时的流水县令易学习心情很不错。
即便不久前县衙被小桥镇的村民冲了,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
衙门被冲算得了什么?
易学习见过更激烈的场面。
他不是那种强势的官员,只要老百姓提的是合理诉求,哪怕方式有些激烈,他也能够理解。
他们不就是想要进工厂工作吗?这要求能有多过分?
易学习的能力确实有限,解决不了小桥镇的问题。
但没关系,有困难可以找组织,组织里有能人。
比如祁同伟同志。
最近,易学生频繁往小桥镇跑。
一方面,是想表达一个态度——我就在这儿,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谈,不用再去冲县衙。
另一方面,是听说了二王村又有好消息传来!
什么好消息?
农机培训中心出成果了!
二王村的农机培训中心,易学习一开始就知道。
刚开始,他以为那只是一所普通的农机培训班,也没太当回事。
农机这一行,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正规的农机店,真正赚钱的不是卖机器,而是维修和零部件更换,尤其是冈本的异形配件,又贵又容易坏。
这些异形件结构特殊,功能单一,一坏就得找厂家换,价格昂贵不说,维修还麻烦。
厂家还在这些零件上加了不少“锁”,就是防止用户自己修。
普通人遇上这种问题,只能干瞪眼。
可祁同伟办的这个培训中心,根本不理那套。
无论你零件上加了多少道锁,他们都能给你修好。
收费倒是挺合理,反正比换新零件划算多了。
除了冈本的,就属汉斯国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