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没说出口的是,现在冲击院士的投入,最多也就几百万。
可他重生前,不花个几千万甚至上亿,想冲击院士几乎不可能!
“我们是汉大的学生,上官校长和我们天然亲近。”
“如果他能成功评上院士,对我们集团的帮助将非常大。”
“我们必须全力支持。”
上官校长的行动力,证明了祁同伟的判断多么准确。
仅仅三天时间,他就从祁同伟那里拿到了三万元的额外研究经费,作为回报,他带来了三百名农业专业的学生。
这让祁同伟大为惊讶:“校长,你是怎么做到的?”
上官校长小心翼翼地问:“你不嫌人多吧?”
祁同伟一愣:“这才哪到哪?”
“有多少要多少。”
这下轮到上官校长吃惊了:“我还担心人太多,你居然还嫌不够?”
祁同伟解释道:“我那个项目最需要的就是农业大学的学生。”
“要不是他们毕业有分配制度,我都想把这两届学生全包下来。”
上官校长瞪大了眼睛:“全……全包下来?”
“你到底做的是什么项目啊?”
祁同伟介绍道:“就是在地里搞农业,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上官校长吃了一惊:“你搞这个?”
祁同伟点点头,一边掰着手指数道:
“在地里种粮食可不是简单事。”
“必须标准化、专业化。”
“这就离不开细致的田间指导。”
上官校长疑惑地问:“田间指导不是每个乡镇都该做的工作吗?”
祁同伟反问:“校长,您小时候也干过农活,您觉得单靠镇里那几位农业技术员,真能面面俱到地指导得那么细致吗?”上官校长连连摆头。
技术员的指导方式都是集中式的,怎么可能做到那样细致入微?
上官校长皱眉:“你这个计划……规模到底有多大?”
“三百个学生还不够?”祁同伟反问。
“难道要把每一亩地都建成高标准的示范田?”
祁同伟伸出手指:“我需要的学生,首先得是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还没到专家的程度。”
这一点上官校长也认可。
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很少有人浑水摸鱼了。毕竟学得扎实,将来进了单位才有人重视。
农业大学的学生,那可是真的要下地干活!
但就算是种地,也不可能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把所有农作物都轮种一遍。
“第一是专业能力还有点欠缺,第二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还没完全适应社会角色。”
“面对突发情况,能不能真正融入当地村民之中,谁也无法预料。”
“所以我其实准备了五成的淘汰率。”
啊?!
上官校长微微皱眉:“这淘汰率是不是太高了点?”
祁同伟摊了摊手:“要是没人带着,能有一半的人留下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接着说道:
“最开始我只是打算招几个农业技术员就行了。”
“因为起步阶段覆盖的范围也不大,就小桥镇的二十一个村子。”
上官校长一愣:“你不是还没毕业吗?”
“你不是只是个村支书吗?”
祁同伟略带腼腆地说:“咱们汉大的毕业生质量一直都不错,前几天,我被调任为小桥镇的代镇长。”
上官校长吃了一惊:“副科级?”
祁同伟笑了笑:“年纪轻、资历浅、学历也不够,只能先干副科。”
要是他手里有博士学位,那晋升流程能快不少。
但祁同伟并不在意这些,他选择从基层做起,本就是为了长远布局。
在体制内,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力量,根本比不上一个团队的力量。
他不想当孤胆英雄,他想做的是一个有坚实后盾的组织者,该走的路,必须一步一步踏实地走。
反正他还年轻,今年才二十岁。
等得起!
上官校长想了想,说道:“那一个镇配个六七十个技术员,也够了吧。”
祁同伟耸耸肩:“我在二王村有个工厂项目,因为用工只招了本村的农民,周边村子的人有意见,就把县里给围了。”
上官校长啧啧称奇:“你那个厂子的待遇看起来真不错。”
祁同伟笑了笑:“那当然,工人最差的也能拿三百一个月。”
啊!
上官校长感叹:“怪不得会闹事。”
“现在城市里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三百上下。”
“还不一定准时发。”
祁同伟认真地说:“我从不拖欠工资,加班还有补贴。”
上官校长听后摇头苦笑:“难怪他们要闹县里。”
县里被围一下,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上官校长经历过的离谱事还多了去了。
这不过是农民想改变生活状况的一种方式罢了。
没人会真的因此责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