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本的特殊零件一旦损坏就彻底没辙。
即便是这两个品牌,在吕州的复杂路况面前也无能为力。
但二王村农机厂的丰收系列却直接打开市场。
无论什么地形,什么道路都能适应,最关键是结实耐用,就算坏了也不怕,因为维修起来毫无压力。
流水县的许多农户买了三轮车之后,直接当成日常出行工具。
乡下道路虽然颠簸一些,但有一辆三轮车,出门都显得体面。
宁家早就盯上了农机厂,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产品实在太过硬核,丰收系列一推出,迅速在流水县热销。
甚至还有向外发展的趋势。
赵公子倒是雄心勃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可祁同伟却压住了他的冲动——人手不足,资金有限,贸然扩张,不是自找麻烦么?
祁同伟这么一说,赵公子立刻反应过来:“对对对,我们严重缺乏工程师!”
“这需要慢慢培养。”
赵瑞龙叹了口气:“人才还是太少了!”
“我们必须尽快聚集一批能人。”
祁同伟摊摊手:“就我们二王村这地方,你拿什么吸引人才?”
赵瑞龙顿时不服气。
我可是赫赫有名的——乡村企业家!
可仔细一想,自己又泄了气。
就流水县二王村这块招牌,别说吸引汉东其他城市的人才,就连吕州本地其他县的人都招不来!
赵公子顿时急了:“同伟,你说我们怎么才能把人才招过来?”
赵瑞龙之前对这些事都不太上心。
作为赵立春的儿子,衣食无忧。
别人还在为吃块糖开心的时候,赵公子已经喝汽水喝到腻了。
认识祁同伟之前,他就是一个四处瞎逛的闲人。
自从认识了祁同伟,赵瑞龙才意识到:原来世界这么大,人生还可以这么精彩?
特别是那次去过高育良办公室之后,他猛然发现一件事——钱还真是个好东西。不能怪他对金钱没概念。
赵瑞龙从小衣食无忧,又深受家里宠爱。
赵家就他一个儿子,两个姐姐早早结婚工作,每次他回家,家人都随手给零花钱。
再加上赵立春也看出,赵瑞龙不是做官的料,所以一直没怎么管他。
如果赵瑞龙真有从政的潜力,赵立春一定会严格管教,约束他的行为。
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对金钱没太多概念。
除非请客吃饭,否则他几乎用不到钱。
哪怕祁同伟为救他而摔碎的“传家玉”,赵瑞龙也只是觉得“赔不起”而已。
直到那次进了高育良的办公室,赵瑞龙才真正意识到金钱的力量。
仅仅六百万,就能让整个汉东省感恩戴德。
赵瑞龙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当官有什么好,哪有当老板自在?
只要有了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拦得住!
于是,赚钱成了他的目标。
任何有助于他赚钱的事,他都愿意去做。
任何阻碍他赚钱的行为,他都会全力反对。
“我跟着同伟干,怎么也能干成东大仅次于他的大老板吧?”
这就是赵瑞龙的理想,简单直接,粗放却真实。
祁同伟耸了耸肩:“要解决人才问题,基本就两个办法。”
“一个是引进,一个是自己培养。”
“引进快一些,培养更稳定。”
赵瑞龙皱眉思考——他这回是真的在认真考虑。
“引进虽然快,但花钱多,还不一定能请得来。”
“那方法耗时太长……”
“就没有更高效的方式吗?”
祁同伟瞥了他一眼:“你仔细想想,自己这话站得住脚吗?”
“天下便宜都让你一个人占了?”
“当然,光靠这个也不够,确实还得有其他手段配合。”
赵瑞龙急切地说:“同伟,别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嘛!”
祁同伟笑了笑:“如果你能说服赵书记,在汉东的省属高校里,给我们安排点毕业生……那咱们的人才资源马上就能充实起来……”
赵瑞龙一听,马上泄了气:“要是我爸能因为我办成这事打我一顿,那为了公司,我也认了。”
“可这明显不现实啊!”
“省里的大学虽然比不上部属的,可人家毕业之后也是吃公家饭的天之骄子。”
“就算他把我揍三顿,也不会答应把人送到咱们这儿来……”
“这事以后别再提了。”
祁同伟便说道:“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只能靠高薪招揽,还有……建学校。”
赵公子一愣:“招人和办学有什么关系?”
祁同伟坦率地说:“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
“每个人都背负着别人的期望。”
“我们厂里的工人,除了少数年轻人,哪个不是一大家子都靠他养?”
“他们凭什么背井离乡,跑到二王村来干活?”
“虽然我们待遇不错,但工作强度也确实不小!”
祁同伟这话其实还留了余地。
不只是不小,而是非常大。
农机厂的流程安排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岗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