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疾驰三时辰,凌云鹤终于抵达府城。城门处早已有人等候,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宦官,见凌云鹤到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咱家奉陛下旨意,特来迎接凌先生。钦差大人已在府衙等候,另有要事相商。”
凌云鹤翻身下马,颔首道:“有劳公公带路。”
随宦官穿过繁华的府城街巷,抵达府衙。府衙内戒备森严,锦衣卫与东厂番子分列两侧,气氛肃穆。正堂之上,端坐着一名中年官员,身着蟒纹官袍,面容威严,正是此次的钦差——兵部尚书余子俊。
“凌先生一路辛苦,快快请坐。”余子俊起身相迎,神色凝重,“陛下已将‘烛龙’案的前因后果告知于我,尚铭叛逃,清风镇遭劫,先生力挽狂澜,实乃大功一件。”
“余大人过誉了,未能擒获尚铭,乃臣之过。”凌云鹤拱手落座,“不知大人带来了何种重要线索?”
余子俊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予凌云鹤:“这是陛下从东厂密档中查出的线索。尚铭早年曾在西南边境任职,与当地土司交往甚密,而那土司正是‘烛龙’组织在西南的联络人。据密报,尚铭逃遁的目的地,正是西南边境的黑风寨。”
“黑风寨?”凌云鹤眉头紧锁,“听闻此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寨主黑风大王武艺高强,手下有数千悍匪,且与瓦剌暗中勾结,是西南边境的一大隐患。”
“不错。”余子俊点头,“陛下已下令,命我率五千大军,与先生汇合,一同前往黑风寨,围剿尚铭与‘烛龙’残党,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多谢陛下信任,多谢余大人相助!”凌云鹤心中一喜,有了大军支援,围剿黑风寨便有了十足的把握。
“凌先生不必客气,为国分忧,乃臣之本分。”余子俊沉声道,“大军已在府城外集结,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前往黑风寨。”
次日一早,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府城出发,向西南边境的黑风寨进发。凌云鹤与余子俊并肩而行,裴远与汪直也率领锦衣卫与西厂番子赶来汇合,队伍气势如虹。
黑风寨位于西南边境的黑风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通往山寨大门。山寨大门由坚硬的巨石打造,高达数丈,上面布满了箭楼与滚石机关,防守极为严密。
大军抵达黑风山下,余子俊下令安营扎寨,休整待命。凌云鹤与裴远、汪直一同登上附近的山头,观察山寨的布局。
“黑风寨地势险要,硬攻伤亡必定惨重。”裴远皱了皱眉,“我们必须想办法智取。”
凌云鹤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山道旁的一处密林:“那片密林可以藏兵,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从密林潜入山寨后方,发动突袭,同时正面大军发起猛攻,前后夹击,必能攻破山寨。”
“好计策!”余子俊赞道,“凌先生,此事便交由你与裴将军、汪督主负责。我率大军在正面牵制,你们率两千精锐,从密林潜入,伺机而动。”
“是!”三人齐声应道。
当晚,夜色如墨,凌云鹤率领两千精锐,悄悄潜入山道旁的密林。密林之中,荆棘丛生,蚊虫叮咬,但将士们毫无怨言,默默前行。凌晨时分,队伍终于抵达山寨后方的悬崖之下。
悬崖高达数十丈,陡峭异常,但这难不倒训练有素的锦衣卫与西厂番子。他们携带绳索,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爬。裴远一马当先,很快便爬上悬崖,杀死了几名巡逻的悍匪,为后续队伍开辟了道路。
队伍顺利登上悬崖,潜入山寨后方。此时,山寨内的悍匪们还在熟睡,毫无防备。凌云鹤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山寨,发起突袭。
“杀!”喊杀声震天,悍匪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拿起兵刃,仓促应战。但他们毫无防备,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正面战场上,余子俊也率领大军发起了猛攻。火炮轰鸣,箭矢如雨,山寨大门被轰开一道缺口。悍匪们腹背受敌,士气大跌,纷纷溃散。
尚铭与黑风大王正在聚义厅饮酒作乐,听闻山寨被袭,脸色大变。“怎么回事?明军怎么会突然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