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杀红眼的番子们哪里听得进去?东厂的人认定西厂暗中下手,西厂的人则认为东厂贼喊捉贼。钢刀砍入肉体的闷响、垂死的哀嚎、兵刃相交的铿锵声,将整条街道变成了修罗场。
\"大人,情况不妙。\"裴远低声道,\"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出大乱子。\"
凌云鹤面色凝重。他看得出,这场混战绝非偶然。\"烛龙\"分明是要借刀杀人,让东西两厂自相残杀!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锦衣卫飞驰而来,为首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朱骥。
\"都给本官住手!\"朱骥厉声喝道,身后的锦衣卫立即上前分开了厮杀的人群。
混战渐渐平息,街道上已是尸横遍地。东西两厂的番子各自退到一边,互相怒目而视。
朱骥下马走到凌云鹤面前,拱手道:\"凌大人,陛下听闻城中骚乱,特命下官前来查看。\"
凌云鹤还礼道:\"有劳朱指挥使。方才有人暗放冷箭,挑拨两厂关系,这才酿成惨剧。\"
朱骥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眉头紧锁:\"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凌大人与咱家一同入宫面圣。\"
\"正该如此。\"凌云鹤点头,又对裴远低声道,\"你带人守住这里,任何人不得进出。\"
\"属下明白。\"
临行前,凌云鹤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支冷箭上。箭杆上的龙形纹样在火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嘲笑着这场自相残杀的闹剧。
养心殿内,烛火通明。宪宗皇帝面色铁青地听着朱骥的禀报。
\"......双方死伤共计三十七人,其中东厂二十一人,西厂十六人。\"朱骥垂首禀道。
宪宗猛地一拍龙案:\"混账!堂堂厂卫,竟在京城街巷公然械斗,成何体统!\"
凌云鹤上前一步:\"陛下,此事另有隐情。臣在现场发现一支冷箭,箭杆上刻有'烛龙'标记。依臣之见,这是有人故意挑拨,意在让厂卫自相残杀。\"
\"'烛龙'?\"宪宗眼神一凝,\"就是你在江淮发现的那个神秘组织?\"
\"正是。\"凌云鹤从袖中取出那支箭矢,\"臣在香料铺中发现了配制迷魂香的证据,更找到账册,证明此铺与内库有银钱往来。\"
宪宗接过箭矢,手指摩挲着上面的龙形纹样,面色阴晴不定。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凌爱卿,此案就全权交由你负责。东西两厂若再敢阻挠,朕定不轻饶!\"
\"臣领旨。\"凌云鹤躬身道,\"只是......臣需要一个人。\"
\"谁?\"
\"西厂提督,汪直。\"凌云鹤抬起头,\"此人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若能得他相助,此案必能早日水落石出。\"
宪宗沉吟片刻:\"准奏。不过凌爱卿要记住,汪直此人......不可全信。\"
\"臣明白。\"
走出养心殿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朱骥与凌云鹤并肩而行,低声道:\"凌大人,此事牵连甚广,还望小心行事。\"
凌云鹤点了点头:\"多谢朱指挥使提醒。只是......\"
\"只是什么?\"
凌云鹤望向渐渐亮起的天空,目光深邃:\"我总觉得,这场厂卫相戕,仅仅是个开始。'烛龙'的真正目的,恐怕远不止于此。\"
晨光中,紫禁城的琉璃瓦泛着冷冽的光泽。凌云鹤握紧了手中的玉骨扇,仿佛能感受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