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鬼火真踪(2 / 2)

刘敬忽然诡异一笑,反手拍向灯座。地面轰然塌陷,露出黑黝黝地道!裴远急拽凌云鹤后撤时,老太监已坠入地道,只留凄厉尾音在回荡:“冤魂索命,天道轮回——”

裴远欲追,却被凌云鹤按住:“且看这个。”从塌陷处拾起个牛皮小袋,内里装着未用完的磷粉,袋底印着模糊徽记:三山环绕烈火纹。

“龙虎山道观的印记。”凌云鹤捻着磷粉,“去年陛下曾命龙虎山真人炼丹,这批磷粉当是炼丹剩余之物。”

突然,远处宫墙传来金锣急响。二人隐身柏树林,但见一队锦衣卫押着几个道士打扮的人匆匆经过,为首者赫然是汪直。风中飘来只言片语:“...私运炼丹之物...勾结宫人...”

待人群远去,裴远忽然轻咳一声,摊开掌心:半截焦黑的线香,裹着些许金粉。“在梁上摸到的,似是引火用的延时香。”

凌云鹤接过线香,就着月光细看金粉成分,忽然变色:“这不是寻常金粉,是倭国贡品‘撒金砂’,遇热会爆出火花——去年只赏赐过藩王勋贵。”

更深露重,宫巷深处忽然飘来琵琶声。二人循声潜至坤宁宫外墙,但见个红衣乐伎坐在井台上弹唱,唱的竟是《长门赋》最后一段:“玉阶生苔,金銮蒙尘...”忽然弦断声歇,乐伎回头嫣然一笑,纵身跃入井中!

裴远疾掠至井边,只捞到一片绯红纱袖。井底传来重物落水声,再无声息。

“不是真人。”凌云鹤提起纱袖细看,“机括操纵的木偶,关节处有铁屑磨损的痕迹。”他忽然用磁石靠近纱料,竟吸起些许微末铁屑,“原来如此...那些‘鬼火’是铁屑遇磷火闪烁所致。”

五更梆子敲响时,二人立在冷宫井台边。裴远从井中捞起个锡制机关盒,内里齿轮竟镶着金丝:“倭国工匠的手艺。”

凌云鹤凝视金丝在曙光中流转微光:“布局者不惜动用藩贡之物,非要坐实‘冤魂索命’的假象...”话音戛然而止,他忽然用镊子从齿轮间夹出根白发——长逾三尺,显然属于老者。

宫墙外忽然传来尚铭的尖嗓:“陛下有旨,彻查巫蛊厌胜之事!”脚步声杂沓而至。

裴远立即收起机关盒:“是刘敬的白发?”

“未必。”凌云鹤望向坤宁宫方向,“白发可作假,但这长度...倒像是常年戴冠的宦官所留。”

晨光刺破雾霭,将井台照得雪亮。凌云鹤俯身拾起乐伎遗落的断弦,在指尖捻出些许朱砂——与传旨太监靴底的红土同出一源。

“该去会会那位擅弹琵琶的主子了。”他轻声道,断弦在掌心绷成直线,“鬼火已灭,该现人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