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2章 羁绊回响·三方援军集结

第2章 羁绊回响·三方援军集结(2 / 2)

当听到那个熟悉而沉稳的声音,尽管经过处理,但他直觉地认出了那是“汐医生”说出“需要帮助,前往南极”时,李伯修补渔网的手停顿了。他沉默了几秒,并非犹豫,而是在消化这个远超他一生航海经验的目的地。

然后,他抬起头,对着通讯器,也用周围渔民都能听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汐医生救了我们珊瑚镇,救了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海。这份恩情,比海深。别说南极,就是天涯海角,只要汐医生开口,我们皱一下眉头,就不配当这片海养大的汉子!”

他放下手中的梭子,站起身,对着码头上或修补渔网、或整理船只的渔民们喊道:“能出海的,经验足的,自愿报名!带上咱们最好的家伙什!把上次净化后存起来的‘干净海水’都带上!家伙都检查一遍,该加固的加固!”

很快,一支由二十名经验最丰富、体格最健壮的老练渔民组成的队伍集结完毕。他们沉默而迅速地行动着,检查船只引擎,将一桶桶封装好的净化海水搬上船,同时,他们将日常使用的、坚韧无比的粗麻渔网用特殊的油脂浸泡、用结实的皮绳在关键节点进行了额外的加固——这些渔网,或许在关键时刻,能像困住狂暴的海鱼一样,暂时困住那些不可名状的混沌生物。

24小时后,明珠市,三号码头。

海风带着都市特有的喧嚣与淡淡的燃油味吹拂着。“破浪号”货轮那庞大的、漆成深蓝色的船身,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稳稳地停靠在指定的泊位。甲板上,水手们正在做最后的整理,将一箱箱物资——包括厚实的防水帐篷、高能量的压缩饼干、专业的抗寒冲锋衣以及保养良好的武器弹药——通过舷梯运下船。

船长老郑穿着一件旧皮夹克,站在船舷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码头。当他看到「文溪」(此刻已调整气质,更接近“阿海”的某种内在神韵)出现在码头时,用力地挥了挥他那粗壮的手臂,脸上露出了一个混杂着担忧与信任的、极其复杂的笑容。

几乎前后脚,陈教授带领的考古队车辆也抵达了。他们带来了便携式的精密仪器,包括那台可以放大和投影符文拓片的便携式投影仪,以及几个贴着标签、小心保管的样本箱。陈教授下车后,与老郑对视一眼,两位不同领域的长者,因为同一个人(尽管身份不同)的召唤,在此刻达成了无声的默契。

最后抵达的是李伯的渔民船队。几艘经过改装、适合远航的中型渔船缓缓靠岸,渔民们扛着加固过的渔网、提着特制的水桶(这些日常工具已被他们巧妙地改造,内部衬上了特殊的涂层,以期能暂时承载或干扰异常能量),以及那几桶至关重要的净化海水,沉默而有序地登岸。

三方人马,着装各异,气质迥然——有粗犷豪迈的水手,有文质彬彬的学者,有朴实坚韧的渔民。他们聚集在码头上,彼此之间没有过多的寒暄,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文溪」身上。没有人追问祂为何能以“文溪”的身份出现,也没有人质疑前往南极的荒谬与危险。他们只认准了一点:眼前这个人,无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身份,都曾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了他们所珍视的一切。如今,轮到他们来回报这份守护之情。

码头旁,一家通宵营业的小餐馆内。

老郑大手笔地包下了三张圆桌,热气腾腾的海鲜粥被端了上来,浓郁的香气瞬间驱散了夜深的寒意。粥是按照“破浪号”上传统的配方熬煮的,里面加入了李伯特意从珊瑚镇带来的、晒得恰到好处的干贝,鲜味更加醇厚。

“来来来,都别客气!到了南极那鬼地方,想吃口热乎的都难!”老郑给每人都盛上满满一大碗,嗓门洪亮,“不管多冷,喝了这粥,身子暖了,心也就定了!”

陈教授则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厚厚一叠颜色深褐、质地扎实的雪域青稞饼,乃是当时离开雪山时,雪灵族赠送的储备粮。他将饼分给众人,并解释道:“这是雪域高原的食物,极其抗饿,能在寒冷环境下快速补充热量和体力。大家带上一些,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文溪」坐在众人中间,捧着那碗熟悉的海鲜粥,粥的温度透过粗陶碗壁传来。祂喝了一口,那鲜甜温暖的味道,与记忆中在“破浪号”甲板上、就着海风喝下的那碗粥重叠;看着陈教授分发的青稞饼,又想起在雪山寺庙,喝着酥油茶、嚼着类似干粮的时光;甚至更早,在古镇书楼,王婶那碗清淡却温暖的腌萝卜粥,老沈那锅用料实在的蔬菜锅……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人们、却同样承载着关怀与生存智慧的“食物”的记忆碎片,如同涓涓细流,在祂意识中汇聚。

祂能清晰地感觉到,掌心中那团由秩序与守护意志凝聚而成的能量光球,在这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记忆滋养下,光芒似乎变得更加温润、凝实,内部流转的能量也愈发稳定、磅礴。这一点一滴的温暖,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此刻,化为了对抗终极严寒与混沌的、最坚实的基石。

老郑拍着腰间,那里挂着一个酒壶,他咧嘴笑道:“老子还带了烈酒,南极再冷,也不怕!”

李伯则检查着渔民们带来的渔网和水桶,低声嘱咐着使用的要领。

陈教授则与助手再次确认了符文投影仪的工作状态,以及那些沙粒样本的密封情况。

看着这群因为信任而集结、各自贡献着力量的人们,「文溪」沉默地喝完了碗里的粥。祂知道,这些援军,他们的力量或许在旧日支配者面前显得渺小,但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资和设备,更是代表着被守护的文明各个侧面的缩影——海洋的航行与坚韧、沙漠的古老知识与大地力量、沿海的生命活力与净化意志。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混沌的一种否定。

而他们带来的物资——“破浪号”的主炮、陈教授的符文拓片与沙粒样本、李伯的净化海水与加固渔网——无一不是曾起过重要作用的核心能力与物资。。

集结完毕。短暂的休整与能量补充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文溪」。下一步,将是如何将这支混杂却坚定的力量,投向那片遥远的、决定世界命运的冰封地狱。

南极的终焉祭坛,等待着它的挑战者。而挑战者们,已然携带着人间的温暖与守护的意志,踏上了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