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前期的盘古大陆上,恐龙联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危机。联邦成立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金属需求的急剧增长,原有的十七处矿石矿脉在持续开采下储量告急。星轨悬浮在同步轨道上,银紫色的能量场微微波动,密切关注着这个文明即将到来的能源转折点。
联邦技术院院长岩铠在议会紧急会议上提交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报告:\"根据最新勘探数据,现有矿脉储量仅能维持六个月的正常冶炼。若找不到新的矿源,联邦的工业体系将面临停滞。\"这份报告在议会中引发了激烈讨论,各部落代表纷纷表达了对资源短缺的忧虑。
\"资源危机确认。\"星轨记录着详细数据,\"金属需求增长率:每月18.7%,库存消耗速度:每日3.4%,危机时间窗口:180±15天。\"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飞翼族代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向高空和外层空间寻找新的资源。这个设想的灵感来自飞翼族成员风翎的一次高空滑翔经历。当时它在突破海拔五千米的高度时,注意到月球表面有奇特的反光现象,这些反光点的分布规律与已知的矿物反射特征相似。
\"高空观测数据记录。\"星轨调出当时的监测记录,\"观测高度:5127米,可见光反射率异常点37处,光谱分析与已知金属矿物匹配度82.3%。\"
这个设想在议会中引发了激烈争论。保守派议员认为脱离地球探索过于危险, citg 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和安全保障。技术院也承认,目前确实没有能够抵达月球的载具,相关技术储备几乎为零。
\"技术差距分析。\"星轨评估着现状,\"推进技术落后,材料科学不足,导航系统缺失,生命维持技术未开发。\"
星轨深知,月球上蕴藏的\"虚空能量结晶\"是解决恐龙文明能源瓶颈的关键,这也符合引导文明走向星际探索的长期目标。经过精密计算,祂决定以最小干预的方式提供技术引导。
在一个新月之夜,星轨在技术院的星象观测室内,用特制的发光苔藓在岩壁上绘制了一幅\"简易飞行器草图\"。这幅草图展示了以轻质木材为框架、覆盖大型翼龙皮膜的飞行器设计,尾部安装着利用燃烧植物油脂产生推力的金属推进器。草图上还详细标注了飞行参数:可搭载两名乘员,借助月球引力实现滑翔着陆。
\"技术引导完成。\"星轨记录干预细节,\"提供基本原理图,未给出具体技术参数,保留自主研发空间。草图可见度控制在技术团队范围内。\"
岩铠带领的技术团队看到草图后,立即展开了研发工作。最初的十二次试飞都以失败告终:前八次因推进器动力不足而坠毁,后四次因翼膜在高速飞行中破裂而失控。每次失败后,团队都会详细记录数据,改进设计。
\"研发过程记录。\"星轨监测着技术进展,\"试飞失败分析数据采集率92.7%,改进方案有效性评估88.3%。\"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努力,团队终于成功制造出\"探月一号\"飞行器。这个飞行器机身长五米,翼展八米,配备改进后的双推进系统(混合油脂与酒精提升燃烧效率),驾驶舱采用新研发的透明树脂材料,能够承受高空飞行的极端环境。
\"探月一号技术参数。\"星轨记录,\"最大载荷:180公斤,理论航程:地月往返,生命维持系统:72小时。\"
风翎和星羽——一位擅长星象导航的飞翼族专家——主动请缨执行这次历史性的任务。他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包括高空适应、导航操作、紧急情况处置等全套流程。
\"航天员训练完成。\"星轨记录,\"身体素质达标率100%,技能掌握度94.7%,应急反应能力评估9.2级。\"
探月任务启动当天,中枢谷地聚集了数以万计的观众。联邦议会通过特制的晶体信号传递系统向全族直播这一历史时刻。当探月一号成功升空,借助月球引力加速飞向目的地时,整个联邦都为之沸腾。
\"发射过程监控。\"星轨记录,\"推进系统工作正常率99.8%,轨道偏差率0.3%,生命维持系统稳定。\"
经过三天的飞行,探月一号平稳降落在月球的风暴洋区域。风翎和星羽走出驾驶舱,立即发现了散布在月表的幽蓝色晶体——这正是星轨预言的虚空能量结晶。当星羽接触这些晶体时,他体内的星空亲和基因产生了强烈共鸣,脑海中浮现出能量流动的壮观景象。
\"能量结晶确认。\"星轨记录,\"分布密度:每平方米3-5块,能量强度:每克相当于100公斤植物油脂,稳定性评估:8.7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