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匙之门的光潮褪去时,数十亿道意识光点像细雨般落在幻梦境的土地上。塞拉的意识先于其他人 “落地”,他睁开眼的第一秒,就被头顶的天空攥住了呼吸 —— 那不是现实世界的蔚蓝或墨黑,是种浸透了星尘的深紫,云层像被揉碎的紫水晶,缓慢地在天际流动,连风里都裹着细碎的荧光,落在皮肤上时带着微凉的触感,像撒了把碾碎的月光。
脚下的土地是熟悉的 —— 是密大校园的复刻,红砖教学楼的纹路、图书馆前的青铜雕塑、甚至草坪上的蒲公英,都和现实里一模一样。但走近细看,又能发现微妙的不同:雕塑底座的铭文变成了扭曲的星图符号,蒲公英的花瓣泛着淡蓝的微光,连空气里的味道都混着幻梦境特有的、类似晒干的薰衣草与旧书卷的香气,取代了现实中实验室的消毒水味。
“这就是…… 镜像投影?” 安吉尔的意识体落在塞拉身边,他伸手触碰身旁的教学楼墙壁,指尖穿过一层薄薄的光膜,能感觉到墙后的 “意识流动”—— 那是构成幻梦境的基础,像粘稠的光浆,缓慢地支撑着这个世界的形态。
127 名锚点者的金色光点陆续落地,他们的意识体很快凝聚成实体,深色制服上的银质星徽在紫天下泛着冷光。数十亿名普通人的白色光点则散落在更广阔的区域:有的落在复刻的纽约街头,有的落在东京的樱花树下,有的落在华夏江南的古镇里 —— 幻梦境精准地复制了现实世界的地理轮廓,却用深紫天空与荧光植物,给这个 “镜像” 镀上了一层诡异的温柔。
“所有人注意,按预定方案建立临时据点!” 塞拉的声音通过精神链接传遍所有锚点者,他抬手指向密大图书馆的方向,银匙吊坠在胸前微微发烫,“密大组随我去图书馆,用精神光丝搭建核心屏障;梵蒂冈组去圣彼得大教堂的复刻建筑,激活圣物‘圣骨匣’稳固空间;华夏玄门组去青城山复刻区域,用‘太极锁魂阵’收拢散逸的意识 —— 动作要快,普通人的意识还没适应幻梦境,容易出现漂移。”
锚点者们迅速分成三队,金色光点在紫天下划出三道明亮的光轨。塞拉带着密大组的 42 人走进图书馆,门内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了一瞬:现实里摆满古籍的书架还在,但书架间的通道变成了半透明的光廊,廊壁上浮动着人类的集体记忆碎片 —— 有中世纪骑士的铠甲反光,有工业革命时的蒸汽火车,还有现代都市的霓虹车流,像一部流动的人类史。
“开始搭建屏障。” 塞拉走到图书馆中庭的穹顶下,银匙吊坠突然浮起,淡蓝色的光丝从吊坠里涌出来,“每个人输出 10% 的精神力,顺着书架的方向织网,把图书馆围成封闭空间。”
42 名锚点者分散到图书馆的八个角落,他们掌心按在书架上,金色的精神光丝顺着木纹蔓延,与塞拉的蓝光交织成网格。光丝接触到书架时,那些浮动的记忆碎片突然静止,随后融入光网,让网格的颜色变得更厚重。不到十分钟,一层半透明的光罩就将整个图书馆罩住,光罩表面流动着星图符文,像给这座临时据点镶上了一层铠甲。
“密大据点屏障完成,意识波动稳定。” 负责监测的狄雷特教授调出精神图谱,屏幕上的绿色波纹平稳无波,“目前没有发现混沌干扰。”
与此同时,梵蒂冈组的锚点者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复刻建筑里展开行动。祭司们捧着嵌有红宝石的圣骨匣,将其放在祭坛中央,当第一缕紫天光线透过彩绘玻璃落在圣骨匣上时,匣盖自动弹开,里面的圣骨发出柔和的金光,金光顺着祭坛的纹路蔓延,在地面织成巨大的十字光纹。十字光纹的四个端点分别升起一道光柱,将整个教堂笼罩,光柱里回荡着低沉的祷文,连空气都跟着微微震颤。
华夏玄门组的行动则带着东方的神秘。锚点者们在青城山复刻区域的三清殿前,摆出三十六枚青铜罗盘,每枚罗盘的指针都指向紫天的某个星辰。他们手持朱砂笔,在地面画出太极图,当最后一笔落下时,太极图的阴阳鱼眼突然亮起红光,一道环形的光墙以太极图为中心扩散,将周围的古镇、山林都圈进保护范围。光墙上浮现出 “镇”“守”“安” 等篆体符文,符文每闪烁一次,就有一道淡红的光丝飞向散落在区域内的普通人意识体,像温柔的牵引。
三个核心据点建立的同时,其他锚点者开始引导普通人适应幻梦境。在复刻的纽约曼哈顿街头,渔民汤姆正牵着一位老奶奶的手,她的意识体有些透明,眼神空洞地往一条小巷走 —— 那是幻梦境特有的 “意识模糊区”,巷子深处飘着淡淡的灰白色雾气,像随时会吞噬意识的嘴。
“阿姨,往这边走。” 汤姆的掌心泛起金色光丝,轻轻缠上老奶奶的手腕,“您家在第五大道,不是这条巷子里。”
老奶奶的眼神慢慢聚焦,她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声音带着颤抖:“这…… 这是哪里?我刚才好像看见我老伴了,他在巷子里叫我……”
“那一定是您看错了,不是真的。” 汤姆耐心地解释,指了指不远处一家复刻的面包店,“您平时不是喜欢去那家店买牛角包吗?现在还开门呢。”
老奶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面包店的玻璃门里透出暖黄的光,老板正站在柜台后揉面,动作和现实里一模一样。她的意识体渐渐变得凝实,跟着汤姆往面包店走,脚步也从僵硬变得轻快。
类似的场景在幻梦境各处上演:在东京的复刻樱花树下,艾米丽博士正引导一群学生坐在长椅上,让他们回忆课堂上的知识,学生们的意识体随着回忆逐渐稳定;在巴黎的塞纳河畔,霍克中尉的继任者正帮一位画家调整画架,画家笔下的紫天与现实风景渐渐融合,意识波动从紊乱变得平缓 —— 锚点者们知道,让普通人 “重复” 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复刻行为,是用熟悉的秩序锚定他们的意识,避免被幻梦境的混沌能量吞噬。
塞拉在密大图书馆的光罩边缘巡视时,突然想起怀里的怀表 —— 那是祖父留下的古董表,表盘上刻着华特力家族的纹章。他掏出来打开,怀表的指针正缓慢地转动,他下意识地与精神链接里的现实时间同步 —— 现实世界的时间显示为上午 9 点整,而怀表的指针在幻梦境里转得明显更快,当现实时间过去 10 分钟时,怀表的指针已经走了 2 小时。
“狄雷特,帮我记录时间。” 塞拉的声音通过精神链接传到控制台,“我现在开始计时,你同步报现实时间。”
“收到,现实时间 9 点 05 分。”
塞拉盯着怀表的指针,看着它从 9 点 05 分开始转动。紫天下的风轻轻吹过图书馆的光罩,光罩表面的符文闪烁了三次,怀表的指针已经指向 11 点 05 分 —— 整整两小时。
“现实时间 9 点 15 分。” 狄雷特的声音准时传来。
塞拉的心脏猛地一跳 —— 现实 10 分钟,幻梦境 2 小时,换算下来,现实 1 小时等于幻梦境 12 小时,那幻梦境的一天(24 小时),就等于现实世界的 2 小时?不对,他立刻纠正自己,再等一组数据验证。
半小时后,狄雷特报出 “现实时间 9 点 45 分” 时,怀表的指针指向 15 点 45 分 —— 现实 30 分钟,幻梦境 6 小时。没错,换算比例清晰了:现实 1 小时 = 幻梦境 12 小时,幻梦境 1 天 = 现实 2 小时?不对,他突然愣住,之前《塞拉伊诺断章》里写的是 “幻梦境一日,现实一年”,但这是在幻梦境内部的时间流速,和意识传输时的换算不同?
“安吉尔,你过来一下。” 塞拉招手让安吉尔过来,把怀表递给他,“你看这个时间比例 —— 现实 1 小时,幻梦境里走了 12 小时。”
安吉尔接过怀表,反复确认后,脸色变得凝重:“我明白了,断章里的比例是‘意识传输时的时间换算’,而这个是‘幻梦境内部的自然流速’。也就是说,我们在幻梦境待满一天,现实世界只过了 2 小时,但从‘时间能量’的角度,这一天依旧等同于现实一年的能量 —— 这就是时之蠕虫需要的‘冗余时间’本质!”
塞拉突然通透了:“所以我们要在幻梦境维持 364 天,现实里只需要 728 小时,也就是一个月左右?但普通人的意识能承受这么久的‘重复生活’吗?”
“这就是我们建立临时现实的意义。” 安吉尔指着窗外,几个孩子正在复刻的密大草坪上放风筝,风筝的线泛着淡白的光丝,“让他们在熟悉的秩序里生活,意识就不会崩溃。但问题是 ——” 他话锋一转,“幻梦境的‘迷雾区域’在扩大,刚才收到梵蒂冈组的消息,已经有三个普通人的意识飘进迷雾,没及时拉回来,变成了迷失者。”
塞拉立刻调出精神图谱,屏幕上果然有三个灰色的光点,静止在梵蒂冈据点附近的迷雾区域里,光点周围没有任何光丝连接,像被遗弃的孤岛。他攥紧拳头:“通知所有锚点者,扩大巡逻范围,一旦发现有人往迷雾走,立刻用精神光丝牵引,绝对不能再增加迷失者数量。”
指令刚传达下去,图书馆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精神波动。负责巡逻的锚点者莉娜的声音带着紧张:“塞拉先生!东边的住宅区有个小女孩,正往迷雾里走,我拉不动她!她的意识被什么东西缠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