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辰与艾希拉(林薇薇)身处那不断扭曲、变幻的“悖论奇点”之中,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外界,“织网者”那连接“定义之源”的进程所带来的威压,如同整个宇宙的重量正在缓缓倾轧而下,令他们所处的这片微小领域边缘不断明灭,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
就在这极致的压迫下,周围那被银色秩序网格覆盖、正被迅速“格式化”的空间结构,因悖论奇点的存在和“织网者”调用更高权限的力量,产生了剧烈的应激反应。一些区域的银色网格如同被撕开的墙纸般剥落,露出了其下更加深邃、更加古老的基底。在这些裸露的基底上,并非星灵文明的优雅纹路,也非织网者的冰冷几何,而是出现了一些极其原始、混乱、仿佛由宇宙初开时的混沌能量自然凝结而成的“粗粝脉络”。这些脉络蜿蜒扭曲,隐隐构成一种非理性的、不断自我否定的诡异图案,散发出与混沌织锦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更加接近“无秩序”本初的苍茫气息。仿佛这“起源之墓”的根基,远比星灵文明,甚至比“织网者”本身,都要古老得多!
龙辰披覆的混沌织锦,在抵抗外部秩序同化与内部归墟烙印侵蚀的双重压力下,非但没有继续黯淡,反而在吸收了他全部意志与情感后,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惰性稳定”。它不再主动散发光芒或波动,而是如同进入了某种“蛰伏”状态,织锦的材质变得异常柔软而坚韧,其上的色彩彻底融合为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灰”,这种“灰”并非死寂,而是仿佛蕴含着所有色彩可能性、所有规则状态的“原初之灰”。更反常的是,它对那丝归墟烙印的纠缠,不再表现出排斥,反而呈现出一种“包容”与“隔离”并存的状态,仿佛将其当作织锦本身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来处理,既不消化,也不被其侵蚀。
面对“织网者”即将发动的、源自“定义之源”的终极打击,以及混沌织锦的异常状态,龙辰做出了一个让艾希拉(林薇薇)都为之愕然的举动——他非但没有继续加固防御,或是准备拼死一搏,反而缓缓闭上了眼睛!他松开了紧握艾希拉(林薇薇)的手,双臂自然下垂,整个人的气息变得无比内敛、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仿佛要融入周围那“原初之灰”的“消解体悟”。这与他以往愈是绝境愈是战意沸腾的风格截然相反!
“辰哥?”艾希拉(林薇薇)心头一紧,以为他放弃了抵抗或是被归墟烙印侵蚀了心智。
然而,龙辰并未回应。他的意识,仿佛顺着混沌织锦那“原初之灰”的触角,沉入了脚下那因秩序网格剥离而显露的、更加古老混沌的基底脉络之中。他不再去思考如何对抗“织网者”,如何去消除归墟烙印,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灵”状态,去“聆听”这片“起源之墓”最深处、最本初的“声音”。
他“听”到了。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流淌在万古时空之前的、关于“存在”与“虚无”最初博弈的“记忆回响”。
“定义……即是束缚……”一个宏大而疲惫的意念碎片,如同深海中的气泡,在他意识中泛起。
“秩序,终将僵化!”另一个充满狂乱与创造欲望的意念与之碰撞。
“归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定义’……”第三个意念,冰冷而绝对,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这些破碎的意念,来自比星灵、比织网者、甚至比已知任何文明都要古老的“前辈”,它们似乎也曾在此地挣扎、探索,最终留下了这些烙印在宇宙根基中的思考。
龙辰紧闭的双眼中,左眼的“永夜”与右眼的“星河”在意识深处以前所未有的和谐方式缓缓旋转。一个模糊的、却至关重要的明悟,在他心中升起:
“织网者”追求的“绝对秩序”,归墟代表的“终极虚无”,以及他混沌织锦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或许,都并非宇宙的终极答案。它们更像是同一个源头,在不同阶段、不同选择下,衍化出的不同面相…
而“定义之源”,或许并非“织网者”独有的武器,它可能是那个最初“源头”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可以被“重新定义”的“工具”?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
“连接完成,调用‘定义权限’,重构目标领域,抹除‘悖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