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 第304章 《叶赫那拉·杏贞的一生》

第304章 《叶赫那拉·杏贞的一生》(2 / 2)

待果香散尽,便成批更换。

仅此一项,每年耗费的白银便高达数十万两!

在国家内外交困、财政左支右绌之际,她为了自己颐养天年,竟将手伸向了国防经费。

动用巨额海军军费(传闻多达3000万两白银,实际数额有争议,但确实挪用了巨额款项)重修颐和园,致使北洋水师舰船更新、弹药储备大受影响。

此外,圆明园、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的屡次修缮,无不耗费巨资,掏空国帑。

然而,个人的奢靡享乐,终究是建立在整个国家的衰败与屈辱之上。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正值慈禧六十大寿筹备之际,她竟公然宣称:“今日令吾不欢喜,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为了她的“万寿盛典”,挪用军费,大修景点,甚至在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时,宫中仍歌舞升平。

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两亿三千万两,国势沦丧。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支持光绪帝变法维新的“戊戌变法”触动了她的权力根基。

她悍然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下令逮捕并处决了“戊戌六君子”,

同时也阻止了光绪帝在戊戌变法期间出售西藏和新疆给英国和沙俄的计划。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国难,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先是对列强“宣战”,利用义和团,待联军攻入北京,又携光绪帝仓皇西逃。

途中及后续谈判,为求得列强宽恕,保住自身权位,她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

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1年2月14日)发布上谕,明确指示谈判大臣:“量种花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道上谕的核心思想是,要求谈判的全权大臣李鸿章、奕匡等人,要根据“种花家”有多少物力,去尽量满足列强的要求,以换取他们的“欢心”和宽恕。

虽“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并非其原话,却精准概括了其对内镇压、对外屈膝的统治本质。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被长期囚禁、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在确定了溥仪为嗣皇帝、完成权力交接后,慈禧太后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两人死亡时间仅相隔不到二十四小时,天下哗然。

“自己死了,还要带走皇帝”的议论四起。

清末御医、太监的笔记中早已透露光绪帝死因蹊跷,疑似中毒。

在公元2008年,通过严格的科学检测,在光绪帝遗存的头发、遗骨及衣物中,发现了远超正常人含量数千倍的高浓度砷元素,也就是俗称砒霜。

最终结论就是光绪帝是砒霜中毒死而亡。

这铁一般的证据,几乎坐实了那个最黑暗的推断:慈禧太后在自知大限将至时,为防止她死后光绪帝重新掌权并清算她的势力,下令毒杀了被她囚禁十年的皇帝!

画面最终定格在慈禧晚年一张严肃而阴鸷的面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