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造价几何,是否耐用,补给维修是否麻烦……”也有更务实的军官在考虑现实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外骨骼”已在无数兵将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未来单兵装备”的种子。
作坊之内,
工匠们则是看得最为仔细的一群人。
他们盯着天幕,试图看清每一个关节的连接,揣摩其发力原理。
“妙啊!看那腿弯处,似有机关借力,仿若人之筋骨……”
“材料亦是关键,需轻便且坚韧,承重而不变形。非金非木,不知是何等奇材。”
“若能窥得其中机括一二,仿制个简化版的,用于协助搬运石料、木料,或能给老师傅们省些力气,少些伤病。”
有匠人已经开始思考本土化的可能。
至于泰山嘛...
历朝历代的百姓,无论贫富贵贱,对于泰山并不陌生。
自秦皇汉武封禅以来,泰山便是帝王告天之所,亦是百姓祈福、游览之名山。
虽帝王封禅时戒严,但平日里,樵夫、药农、香客、文人墨客,皆可循径而上。
故他们看到天幕中那摩肩接踵的登山人潮,并不觉奇怪,反而有种亲切感,“瞧,后世人也好游泰山哩!”
只是后世登山的便捷和这“外骨骼”的辅助,让他们感慨时代变迁之剧。
现代这边
【历经了十八盘的“洗礼”和最终登顶的疲惫与兴奋,瘫坐在玉皇顶巨石后的嬴子慕感觉自己的魂魄都快要从嘴里飘出来了。
小腿肌肉传来阵阵酸胀的抗议,呼吸间还带着方才剧烈运动后的灼热感。
她看着不远处并肩而立、俯瞰云海的嬴政和秦王政,以及在他们腿边兴奋蹦跶的小嬴政,内心哀嚎:
这人和人的体质差距,怎么比人和猩猩还大呢?
明明都穿了外骨骼!
山顶的风带着沁人的凉意,吹拂在汗湿的皮肤上,让人精神一振。
喧闹的游客有的开始寻找最佳观景位置,有的则准备趁天光尚亮下山。
嬴子慕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逐渐西斜的太阳,挣扎着从石头后面爬起来。
“爸,你们别看云海了,快找地方!日落马上就要开始了!”
她一边招呼着,一边四处张望,寻找一个既能避开过多人群,视野又相对开阔的位置。
最终,他们在靠近日观峰附近找到了一处相对僻静的巨岩。
岩石表面被岁月打磨得还算平整,前方没有高大的遮挡物,正好可以无碍地眺望西方那片逐渐被染上暖色的天际。
四人依次在岩石上坐下。
嬴子慕几乎是立刻又瘫软下去,毫无形象地靠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
小嬴政被嬴政揽在怀里,好奇地睁大眼睛望着天空。
嬴政和秦王政则坐姿依旧挺拔,如同两尊沉默的山岳,目光投向那轮开始收敛炽烈光芒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