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育种展台前,看到通过航天技术培育出的超大南瓜、高产水稻等农产品实物,武则天倍感惊奇。
她深知农桑为国之根本,询问工作人员这些“天种”是否更能耐旱抗灾、提升产量。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暗自感慨后世培养高产种子的法子真丰富啊。
在 “海南人的椰子世界”非遗椰雕创作区 ,艺术家们正在椰壳上雕刻火箭、星空、航天员等图案。
黄道婆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她拿起一个半成的椰雕火箭,仔细观摩其雕刻技法,并与艺人交流起来。
“印象文昌”排球体验区则充满了活力,当地特色的九人制排球赛正在进行,场上激烈的角逐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秦良玉观看片刻,评价道:“此运动颇似军阵操演,可练就反应敏捷、协作同心,甚好。”
一旁的文创共生馆内,借助AR\/VR融合技术推出的《火星使命》、《失落的海底城》等沉浸式航天探索主题大片 ,让参与者仿佛置身于外星球或深海基地。
嬴子慕鼓励几位“古人”尝试了一番。
戴上VR设备后,武则天仿佛亲身漫步于红色火星表面,她观察着虚拟环境中的“山峦”与“河谷”。
而秦王政则经历了一场“小行星带”的穿越,其惊险刺激令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在“椰雕星辰工坊” 和“纸杯返回舱实验” 区域,航天专家用简单的纸杯模拟火箭回收的过程,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包括小嬴政在内的许多孩子。
小嬴政学着样子,认真制作着自己的“返回舱”,希望它能安全“着陆”。
在科幻画创作与航天主题手工区 ,来自文昌本地学校的孩子们正在白布上挥洒想象力,描绘着他们心中的“航天梦”。
有奇形怪状的外星基地,有穿梭于星云间的中国飞船……色彩斑斓,充满童真。
小嬴政也被吸引过去,拿起画笔,在画布的一角画了一个大大的、歪歪扭扭的红色“火箭”,嚷嚷着:“这是我的大火箭!”。
王贞仪在一旁温柔地指导他如何给“火箭”添上“火焰”。
来自香港的青年学子交流团 的同学们,正与内地的学生一起,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着模型火箭制作竞赛。
他们热烈讨论着气动外形、载荷配置,那股专注和热情,让旁观者也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心愿签名墙”与“航天主题打卡区” 。
在嬴子慕的提议下,一行人也在签名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小嬴政画了个笑脸。
秦王政郑重地写下了“强兵利国,窥探天机”八个古朴的篆字。
武则天则提笔挥就“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星辰之上,亦有华章”,气势不凡。
嬴政沉吟片刻,写下了“天工开物,泽被万民”…
他们的留言融入了万千观众对航天事业的祝福与憧憬之中。
通过“空天奇旅”智慧旅游平台 ,他们还借助AI导览和AR模拟发射,
一键体验了“从火箭组装到太空生活”的全场景,再次感受到了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震撼。
直到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如同白日里那火箭尾焰在天际留下的最后一道华彩。
充实而震撼的一日渐渐落下帷幕,直到此时,肠胃的抗议才将众人从航天科技的余韵中拉回现实。】
当嬴子慕关闭天幕,那火箭腾空、万众欢呼的震撼景象,以及随后丰富多彩的航天展览与互动活动的鲜活画面,
却如同烙印般深深留在了历朝历代无数观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天幕之下,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的、难以抑制的惊叹、向往,以及……一股几乎要冲破时空界限的羡慕与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