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山的女儿(1 / 2)

【小嬴政敏锐地抓住了嬴子慕话语中的一个新词,他仰着小脸,带着求知欲问道:“十七,你刚才说……‘扶贫’?那是什么?是让贫穷的人变得富有吗?”

“小阿父真聪明,理解得很快嘛!”嬴子慕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开始详细解释这个对古代社会而言几乎是天方夜谭的宏大工程,

“‘扶贫’简单说,就是帮助贫困的人口和地区摆脱贫困。但这在后世,不是随意的施舍,而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国家行动。”

嬴子慕坐直身体,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

“我们国家这种系统性的扶贫工作,正式开始于1986年。

你可以想象成,从那一年的某个时刻起,国家向所有贫困的地方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嬴子慕用了更形象的比喻:“在最为关键的‘脱贫攻坚’阶段,以及之后的‘乡村振兴’衔接期,为了帮助最偏远的山村、最困难的群众,全国累计选派了超过18.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 和 56.3万名驻村干部。

他们就像……嗯,就像古时候的能吏干臣,但他们是主动请缨,离开城市舒适的家,长期驻扎在最艰苦的农村第一线,和当地的百姓同吃同住,一起想办法摆脱贫困。”

嬴政不得不承认,在他当初第一次知道这些数字的时候,也为这庞大的阵容动容了。

十八万、五十六万……这几乎是调动了一个庞大官僚体系中极具行动力的一部分,深入基层,其决心和力度,远超古代任何一次赈灾或安抚流民的行动。

嬴子慕继续说出那个最具震撼力的成果,

“经过几十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底,按照我们设定的标准,全国有9899万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贫困!

这意味着,接近一亿人,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而发愁了。”

“近……近一亿人?!”小嬴政惊得直接从地毯上站了起来,小手指头掰着,似乎想数清这个数字有多大,这远远超出了他目前的认知极限,“这么多人……都变得不用挨饿受冻了吗?”

“是的,近一亿人。”嬴子慕肯定地回答,眼神坚定,“而且,这还不是终点。为了防止这些人再次返贫,国家还在持续努力。

比如,确保脱贫的人口里,有超过3000万人能够有稳定的工作机会,光是这一项,就能保住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来源,确保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返贫现象。”

嬴子慕总结道:“总的来说,国家的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派遣数以十万计的干部扎根基层,

像绣花一样精细地帮助每一个贫困家庭,历经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让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个伟大的目标。

并且,直到现在,这项工作还在继续,是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让所有人都能稳稳地走向更好的生活。”

小嬴政已经被这宏大的叙事和惊人的数字深深震撼了,他小小的胸膛起伏着,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光芒。

“十七,”小嬴政的声音带着渴望,“这些……这些驻村的‘第一书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有什么故事吗?”

嬴子慕微微一笑,有了主意:“有啊!后世有很多反映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大山的女儿》,就是根据一位真实的,在扶贫岗位上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事迹拍摄的。

她从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回到家乡的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最后……她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代表性。要看看吗?”

“要!要看!”小嬴政立刻用力点头,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具体的影像了解这群被称为“第一书记”的人。

嬴政虽然没有说话,但他默默地将手中那本关于后世历史的书籍合拢,放在身旁的沙发上,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投向客厅那面巨大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