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官方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虽然此举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对于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构建大一统帝国的文化认同,
起到了关键作用,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三,强化集权,推恩削藩,改革官制!”】
历朝天幕右边变成了展示诸侯封地被分割的示意图和中朝制度的图解。
【“他推行‘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强大的诸侯国逐渐分崩离析,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他设立‘中朝’,重用身边的侍从、尚书等近臣,削弱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大大加强了皇帝个人的专制权力。
也建立察举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朝廷;兴办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经济命脉,也就是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历朝天幕右边的画面展示了煮盐、冶铁的场景以及官营市场的繁忙。
【“为了解决连年征战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他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由国家垄断重要的经济命脉。
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了国库收入。”
“第五,凿空西域,张骞通使!”】
历朝天幕右边出现了张骞手持节杖,在沙漠和异域跋涉的壮丽画面。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最初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未能成功,但这次伟大的‘凿空’之旅,
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空前交流,让汉帝国的威名远播万里,也让世界认识了富庶强盛的东方文明。”
嬴子慕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诚然,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国库空虚,巫蛊之祸更是造成了巨大的人伦悲剧,也被后世称为晚年‘发猪瘟’。
但瑕不掩瑜,他以其雄才大略和非凡魄力,塑造了一个强盛、自信、充满开拓精神的大汉帝国,
极大地提升了华夏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和驰道,为后世奠定了国家制度的基础,
被称为‘铸骨’,象征其奠定了国家的框架和制度。
而汉武帝刘彻则在思想、文化和民族认同上做出了深远影响。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拓疆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汉族’这一民族概念深入人心。
因此,汉武帝被喻为‘画魂’,象征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灵魂。
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秦皇铸骨,汉武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