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戈铁马的战场、那万国来朝的盛景、那“天可汗”的尊号……尤其是当“千古一帝”四个金光大字如同雷霆般轰然砸落时,朱棣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
他猛地从御座上站起,胸膛剧烈起伏,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之情在血脉中奔涌。
“唐太宗……李世民!” 朱棣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敬意与强烈的共鸣。
他自幼熟读史书,对这位同样以雄才大略、同样以……非常手段登上帝位的“天策上将”,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拜与向往。
李世民的赫赫武功、开明的治国、恢弘的气度,都是他心中帝王的标杆!
玄武门之变后的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更是为他朱棣“靖难”之后的路,点亮了一盏明灯,证明非常之手段,亦可成就非常之功业!
如今,亲眼看到后世将如此至高无上的评价,“千古一帝”加诸于偶像身上,朱棣的心中翻江倒海,是极致的认同与激动,
“好!好一个‘千古一帝’!太宗皇帝当之无愧!”
激动与共鸣之后,是更加汹涌的斗志!
朱棣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他紧紧握拳,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油然而生。
“后世既以‘千古一帝’称誉唐宗,朕……”
他环视阶下屏息凝神的姚广孝、郑和等心腹重臣,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与自,
“朕远征漠北,犁庭扫穴,靖清边患,岂弱于太宗扫平群雄?!”
“朕遣郑和下西洋,扬威异域,万邦来朝,岂逊于太宗‘天可汗’之尊?!”
“朕修《永乐大典》,囊括古今,文教昌明。此等功业,岂在贞观之下?!”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唐太宗是千古一帝,朕,朱棣!”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殿外辽阔的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巍峨宫阙,豪气干云:
“未来史笔如铁,后世评说,朕之功业,必不逊于太宗!朕,亦当为后世所称颂之——千古一帝!”
这一刻,天幕上李世民的辉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光环,而是化作了朱棣心中最炽烈的燃料,点燃了他超越前人、成就自身“千古一帝”霸业的万丈雄心!
他坚信,以自己的能力和正在创造的功业,他朱棣的名字,必将与李世民并列,甚至……超越!
清朝
乾隆帝弘历摇着折扇,看着“大唐不夜城”的流光溢彩,面带矜持的微笑,点评道:“后世仿唐,倒也得几分气象,只是过于喧嚣,失了古意雅韵。”
言语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当看到右半边李世民的“千古一帝”称号时,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自诩“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古今罕有,看到后世将如此至高评价给予唐太宗,心中难免泛起酸意和不服。
“哼,‘千古一帝’?” 乾隆轻哼一声,对着身边的和珅等人道,
“朕观史册,唐太宗虽称英主,然其得位……,且晚年亦有疏失。我大清列祖列宗,深仁厚泽,开疆拓土,盛世绵长,朕承继大统,夙夜孜孜,十全武功,四海宾服,功业岂在唐宗之下?后世评说,未免有失偏颇。”
他极力要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最配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君主。
【第二日。
“什么?今天去茂陵?”嬴子慕惊愕的看向嬴政。
她阿父绝对知道了茂陵的情况的,这是昨天看了秦始皇陵心塞了,今天要拉一个人出来,对比一下,自己心里有个安慰?
嬴政点头了。
“可是我没提前订票啊,我也不知道现在订还有没有票。”嬴子慕摊手。
“我昨天让你助理订了。”嬴政一边吃着饭不疾不徐的表示,他早有准备。
昨天他啥心情,今天就让刘彻啥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