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南袁北李(2 / 2)

“其实在2012年的时候,袁隆平团队将目光投向中国1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

“这些长期闲置的土地若能种植水稻,可新增粮食产能500亿公斤,相当于养活2亿人口。袁老提出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构想,在青岛成立海水稻研发中心。”

“截至2021年,在全国10个生态区建立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达100万亩。在迪拜沙漠试验中,海水稻成功在7‰盐度下收获,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提供范例。”

“除了这些,还有沙漠温室种植水稻(快速繁育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的沙漠温室中成功试种水稻,采用快速繁育技术,使水稻生长周期缩短至60天,要知道传统水稻需120-150天,写可是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在等红绿灯的间隙,嬴子慕看到嬴政那一脸想要的表情,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爸,杂交水稻跟沙漠温室稻您就别想了,杂交水稻不能留种的,您总不能每年都带稻种回去吧,至于沙漠温室种植,您那边没有这个条件啊。”

“杂交水稻的技术您可以带回去的,但是能不能研究出来,就看您那边的人才了,人才啊。”

嬴子慕那表情仿佛就像是在问:阿父,人才啊,大秦还是缺人才的,继续加大力度给大秦培养人才啊。】

【“那不能带,你还给我看?”咋滴,眼馋他?只能看,不能得到?

“不急不急嘛,您在继续看其他的嘛。小亿小亿,播放李振声的视频。”

嬴政手上的手机弹出了一个视频:

“李振声,1931年生于山东淄博农村,亲历1942年山东大饥荒,目睹小麦绝收惨状,立志解决粮食问题。

1948年考入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主攻小麦育种。

……

历时23年攻克小麦远缘杂交难题,1979年育成小偃6号。

1987-1993年主持黄淮海战役,推动中国粮食增产504.8亿斤。

农民称要吃面,种小偃,其品种使中国小麦单产从1950年50公斤\/亩提升至2020年400公斤\/亩。

2005年在博鳌论坛驳斥谁来养活中国论,用数据证明中国粮食自给能力。

2013年牵头渤海粮仓计划,在盐碱地实现增粮209.5亿斤。”

视频一播放完,嬴子慕就迫不及待,“这个怎么样?亩产400公斤,差不多是大秦的20石了。”

“你不会告诉我,这个也不能留种吧。”嬴政佩服后人的脑洞,居然能想出麦与偃麦草杂交。

“部分后期培育的杂交小麦如小偃60杂交系是不可留种的。 蓝粒小麦可留种但需技术干预,显然大秦没有。还是那句话,人才啊。”嬴子慕感慨。

“所以说嘛,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别学啊。”】

天幕下的汉武帝刘彻:嗯?????怎么扯到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