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04章 "四个朋友"与"一个敌人"

第504章 "四个朋友"与"一个敌人"(2 / 2)

布告上的条文,一条条念出来,像一块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越来越大。

起初是试探。几个胆大的行商,推着独轮车,载着些针头线脑、土布山货,在划定的新市集区域摆开了摊子。

赤火公社派来的市场管理队员,臂缠红袖标,并不驱赶,反而帮着维持秩序,用标准的度量衡器具校验,确保买卖公平。

很快,变化如同春风解冻,悄然发生。

原本因战乱和不确定政策而萧条的街道,肉眼可见地恢复了生机。店铺一家接一家地重新开张,修缮门面,挂起崭新的招牌。

来自北疆各地的特产——山里的皮毛药材,平原的粮食布匹,工坊新出的铁器陶具,甚至还有冒险从江南贩来的精细丝绸和海盐,都开始在市集上出现。叫卖声、议价声、车马声重新汇聚成繁华的市井交响。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城东新设立的“公平交易所”。这是一座宽敞的砖石建筑,内部明亮,设有公秤、公斗,有专门的书记员记录大宗交易,更有市场管理队巡逻,杜绝任何欺行霸市的行为。

这里迅速成为了龙首集乃至整个北疆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价格风向标。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物资流通加快,百姓能以更公道的价格买到生活所需,也能更方便地卖出自家多余的农产品。

政府的商税收入,在低税率的前提下,因为交易量的暴增而稳步上升。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工坊主,看到市场稳定、销路畅通,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招募更多工人,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龙首集,这座曾被战火洗礼的城池,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脉搏变得强劲而有力。

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中,一些不同的声音也开始浮现。

一位跟随陈烬从颍川起事的老兵,如今在龙首集担任民政干部的老冯,陪着陈烬巡视市场。

他看着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商铺,听着商贩们热情的吆喝,尤其是看到几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坐在茶馆里悠然谈笑时,眉头紧紧锁起,脸上的忧虑几乎要溢出来。

他踌躇再三,终于忍不住,指着眼前这派“资本主义”的景象,压低声音对陈烬说:

“社长,您看这……这商铺比从前地主老财家还热闹,这商人笑得比咱分了田的农户还开心……这……这还是我们赤火吗?” 他的声音里带着痛心和迷茫,“咱们当初提着脑袋造反,不就是为了砸烂这个吃人的旧世界?我怎么觉得……咱们这像是在走回头路啊?”

陈烬停下脚步,目光掠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掠过那些忙碌的摊贩和满足的顾客,最后落在老冯写满困惑的脸上。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弯腰从路边一个卖陶碗的老农摊位上拿起一只粗糙但结实的陶碗,用手指轻轻弹了弹,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冯,”他举起那只陶碗,问道,“你说,是咱们赤火公社的红旗重要,还是老百姓手里的这只碗,碗里的饭重要?”

老冯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都……都重要啊!”

“对,都重要。”陈烬放下碗,目光深邃,“红旗,指引方向,保证这碗饭吃得安稳,吃得长久,不会被老爷们再抢回去。而这只碗,这碗里的饭,是咱们红旗能一直打下去的根基!”

他指着热闹的市集:“你看看,这市场繁荣了,咱们的工匠能卖出产品,农户能卖出余粮,他们碗里的饭是不是更实在了?政府的税收增加了,咱们的军队是不是能换上更好的装备,伤员是不是能得到更好的医治?这难道不是巩固了我们的红旗吗?”

他语气变得严肃:“我们不是走回头路,老冯。我们是要踩着旧世界的废墟,建起属于人民的新大厦。市场、商人,不过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砖石和工具。只要刀把子、印把子、经济命脉牢牢抓在我们手里,红旗的颜色就永远不会变!”

老冯怔怔地听着,看着眼前喧嚣而充满生机的市场,又看了看陈烬坚定而清明的眼神,心中的块垒似乎被这番话语慢慢敲碎、融化。

他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道理,但他相信眼前这个带领他们走出绝境的社长。

他喃喃道:“只要红旗不倒……就行?”

陈烬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斩钉截铁:

“对!只要红旗不倒,市场越繁荣,我们的根基就越稳!我们要的,不是穷哈哈的‘纯粹’,而是能让所有支持我们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