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鄱阳湖到荆南四郡,他如同旋风般扫荡旧势力,硬生生在孙权与刘表的夹缝中,撕出了一大片坚实的根据地。
在世人眼中,他是战神般的名将,是锐意进取的扩张者,是江东和荆州旧秩序最直接的破坏者。
他代表了赤火公社的锐气与无坚不摧的进攻性。
这三位领导人,风格迥异,所处环境不同,却共享着“赤火”的核心理念,彼此呼应,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战略协同。
北方的陈烬牵制曹操主力,中原的韩澈林枫侵蚀曹操根基,南方的赵将则猛击曹操和孙权的侧翼。
天下诸侯、名士、豪强,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切。
许都朝堂:不再是单纯的蔑视,而是充满了深深的忌惮和忧虑。争吵的重点从如何剿灭,部分转向了如何防御、如何分化。
建业宫廷:惊恐取代了轻视,联曹的呼声虽然仍有争议,但已不再是不可想象的选择。
荆州残余势力:处境愈发微妙,必须在依附曹操、联合孙权、或是……暗中交好赤火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远离风暴中心,却也开始密切关注,加强关隘防守,同时心思各异地观望。
各地豪强:深感恐慌,赤火“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是他们最大的噩梦,开始加紧串联,或向曹操、孙权表忠,或暗自扩充武装。
寒门士人、失意官吏:心中则燃起复杂的火焰。赤火的“唯才是举”、“法度公正”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但投奔“反贼”的风险又让他们踌躇不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秘密收集赤火的信息,如同当年的潘濬、李衡。
普通百姓:赤火的故事在底层悄悄流传,成为了绝望中的一丝模糊光亮,一种不敢宣之于口的期待。
天下大势,因赤火公社的崛起而彻底重塑。原有的矛盾(各军阀之间)并未消失,但一个新的、更根本的矛盾——旧秩序与赤火所代表的新秩序之间的冲突——已然凸显,并开始凌驾于其他矛盾之上。
大量的人才和势力,如同大潮前的浮萍,开始随着这新形成的巨大漩涡重新摇摆、计算、思考着站队。
时代的聚光灯,已经牢牢打在了陈烬、韩澈、赵将这三位赤火领袖的身上。
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牵动天下的神经,决定未来的走向。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乱世新篇章,已然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