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加入,如同为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装上了一颗洞察万物的玲珑心。
赵将麾下,谋有凤雏统筹全局、神机妙算,“经纬”辅以精密情报与规划;政有“磐石”深入基层、稳固人心;战有雷豹等悍将冲锋陷阵、执行无误。
一套空前高效而强大的领导核心就此成型,开始以惊人的效率消化吸收新得的荆南四郡。
在庞统的建议下,并未急于恢复旧的郡县官僚体系,而是采取了更具赤火特色的“军政过渡,基层革命”策略。
各郡要害之地,仍由赤火军驻守,维持秩序,镇压任何可能的旧势力反扑。
“磐石”政委领导的工作队被大规模派遣下去,以“生产互助合作社”为基础,建立“赤火公社”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公社负责组织生产、分配土地,在荆南主要是清查豪强隐瞒田地,分予无地佃农、推行新政、组建民兵,并直接对上一级赤火机关负责,彻底绕开并砸碎了旧有的乡亭里甲体系。
大量选拔出身贫寒、识文断字、拥护赤火理念的年轻人,经过短期培训后,充任各级管理岗位,打破了豪门大族对地方政务的垄断。
对民愤极大的劣绅豪强、贪官污吏进行公审大会,审判其罪行,没收其田产浮财,部分罪大恶极者当场处决。此举极大震慑了旧势力,赢得了底层民众的狂热支持。
雷厉风行地推行土地清查与分配,承认佃农对所耕土地的使用权,大幅降低赋税徭役,规定新的、统一的农业税则,彻底废除各种苛捐杂税。
保护正当商业活动,降低关市税卡,吸引各地行商。利用荆南丰富的竹木、矿产资源,兴办小型工坊,生产军械、农具、日用品。
将没收的豪强粮仓和官府存粮,部分用于军需,部分持续发放给极端贫困者,助其度过整合初期的困难,迅速稳定社会秩序。
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抗曹保家”的口号,在各公社推行“子弟兵役制”,广泛征募贫苦农家子弟入伍。言明“参军光荣,保卫土改成果”。
新兵与经过整编的降军混编,由赤火老兵担任骨干,接受严格的军事和政治训练。
庞统与“经纬”为其制定了系统的训练大纲,不仅练技艺,更重思想教育,确保军队的忠诚与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