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256章 洛阳纸贵:“画皮”的舞台

第256章 洛阳纸贵:“画皮”的舞台(2 / 2)

“画皮”的成功潜伏,为北赤火堡的发展,争取了最宝贵的情报优势和时间窗口。

当“画皮”在洛阳的文书堆中悄然织网时,另一名赤火社的精英间谍——“鹞鹰”燕十三,也已悄然潜入了风暴真正的中心,曹魏势力的心脏:许都。

与“画皮”的隐匿于市、伪造身份不同,燕十三的潜入更显主动与冒险。

他依托赤火公社暗中控制或合作的商队作为掩护,扮作一名往来许都贩运丝帛与漆器的行商。

许都作为曹操的实际统治中心,权贵云集,需求旺盛,商队往来频繁,正好为他提供了绝佳的隐身外衣。

入城后,燕十三并未急于行动。他先是花费数日,像所有初来乍到的商人一样,熟悉街道布局、市井规矩、以及各类衙署的大致方位。

他举止得体,谈吐不俗,出手阔绰却又懂得分寸,很快便在商人圈子里混了个脸熟,也租下了一处不错的货栈作为落脚点和情报中转站。

时机成熟后,他开始小心翼翼地激活之前布下的“暗桩”。

这些内线身份各异:有在司空府下属机构担任低级文书的小吏,有在许都城内经营酒肆、消息灵通的商户,甚至还有某位官员府中不得志的门客。

他们或因钱财,或因对曹操的不满,或因曾被赤火理念感召,早在燕十三此次前来之前,就已通过种种渠道被发展为可用的眼线。

在一间酒肆的雅间内,借着嘈杂的人声掩护,燕十三与一位在户曹任职的小吏完成了第一次接头。

没有过多的寒暄,几枚金铢悄然滑入对方袖中,同时递过去的,还有一份极其隐蔽的情报需求清单。

“重点留意:荀令君(荀彧)近日可见何人?频次如何?郭祭酒(郭嘉)身体近况如何,是否常参与军议?”

“宫中(指汉献帝)可有异常赏赐或旨意传出?与司空府往来文书,语气可有微妙变化?”

“任何涉及军队,尤其是中军、青州兵、虎豹骑调动或补给命令的副本,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皆有其价。”

燕十三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平缓,眼神却锐利如鹰,时刻留意着门外的动静。

那小吏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迅速扫过清单内容,将金铢和纸条一并收起,低声道:“明白。风声紧,下次见面地点另定。”说罢,便如同寻常酒客般,若无其事地起身离去。

就这样,燕十三如同一个耐心的织网者,通过不同的内线,一点点地将情报的触角伸向许都的各个角落。

他从不要求内线去盗取核心机密——那无异于让他们送死。

他需要的是那些看似寻常、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信息碎片:荀彧某日称病未朝,郭嘉的马车频繁出入某处别院,宫中赏赐了一批帛书给几位老臣,某支军队的粮草拨付突然加速……

这些碎片经由燕十三之手,进行交叉比对、分析提炼,往往能拼凑出惊人的真相:荀彧与曹操之间可能出现了理念分歧?郭嘉似乎在暗中负责某项秘密计划?汉献帝的小动作背后是否有保皇党的影子?军队的异常调动预示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方向?

构建情报网的过程如履薄冰。许都城内,曹操的校事府密探无处不在,任何可疑的接触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燕十三必须时刻变换接头方式和地点,用暗语、死信箱甚至看似偶然的冲撞来传递信息。

许都的繁华之下,暗流汹涌。燕十三如同其代号“鹞鹰”一般,在高空盘旋,目光锐利,悄无声息地窥探着猎物的动向,将来自权力核心的细微波动,转化为一条条关乎北赤火堡生死存亡的珍贵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送往北方。这张在许都渐渐织就的情报网,将成为赤火公社在南方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灵通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