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办公室像一座精密运转的机械工坊。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赤锋队组织架构图》,细密的线条将每个成员的名字、职务、贡献值串联成网,仿佛一张无形的蛛网,笼罩着整个赤火公社。
桌面上,几本厚重的牛皮纸档案册整齐排列,每一页都记录着成员的“革命贡献度”——林枫亲手设计的忠诚评估体系。
“忠诚不应抽象,贡献必须可见。”林枫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数据表,“这套体系,就是要让每个赤锋队员的表现,都能被科学量化。”
徐文皱眉翻看着一份刚出炉的考核报告,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评级让他感到一阵不适。
“思想觉悟——85分,自剖报告引用率——92%,任务完成度——78%……”他低声念着,抬头看向林枫,“这……是不是太冰冷了点?”
林枫微微一笑,眼神却毫无波动:“徐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效率才是第一要义。这套体系能精准识别谁在真正为赤火燃烧,谁在浑水摸鱼。”
雷豹站在一旁,粗壮的手指捏着一份《战场贡献评分细则》,脸色阴沉:“老子带兵冲锋,还得先算算自己挨了几刀能换几分?”
林枫平静地看向他:“雷队长,数据不会说谎。如果冲锋的战士得不到应有的评价,那才是对忠诚的亵渎。”
石锁沉默地站在窗边,目光扫过楼下正在交接岗位的两名赤锋队员——他们的动作标准得像机械,连击拳的力度都精确到分毫。
效率,确实提高了。
但某种东西,正在悄然消失。
“熔金银行”的牌匾高悬在粮库东翼,钱焕章背着手站在崭新的柜台前,指尖轻轻摩挲着光滑的花岗岩台面,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他终于拿到了赤火的命脉。
第一批印着复杂防伪纹路的银票在他手中诞生,粮票不再是简单的凭据,而是可以流通、增值、甚至操控人心的“货币”。
“赤火奋斗者福利存息——年息2%。”
“公社公共发展集资息——年息5%。”
“特别资源调剂应急息——年息……以实物质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