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陈烬想起刚来时的冷清和恐惧,心里感慨万千。
那时候,他们只有 13 个人,守着一袋土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活。
现在,他们有三十多口人,有了自己的地,自己的规矩,知道明天该干啥,该怎么干。
这一切的改变,不只是因为土豆,更是因为刻在石壁上的 “赤火” 二字和 “三约”,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了盼头,有了要守护的东西。
傍晚,夕阳把土豆地染成了金色。赵五和李虎坐在田埂上,分着吃一块烤土豆。
“你说,咱们能收多少?” 赵五问,眼里满是期待。
“肯定不少。” 李虎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到时候多分你点,补补你那三天野菜汤。”
赵五笑了,笑得很灿烂:“不用多给,按规矩分就行。我现在觉得,按规矩分的,吃着最香。”
不远处,小石头正缠着陈烬教他认字,他指着石壁上的 “赤” 字,奶声奶气地问:“这个字念啥?是‘红’的意思吗?”
“不是哦。” 陈烬耐心地解释,“这个字念‘赤’,是心的颜色,是咱们公社的颜色。”
“心的颜色?” 小石头似懂非懂,却还是认真地点点头,“那我以后也要像这个字一样,红红的,暖暖的。”
陈烬站在石壁前,听着田埂上的笑声和山洞里的说话声,突然觉得这 “赤火” 的温度,不只是来自火堆,更来自每个人心里的那点热。
它能取暖,能照亮,能让这群在乱世里挣扎的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活出个人样来。
他抬手,轻轻抚过 “赤火” 二字的刻痕,粗糙的石壁硌得掌心有点疼,可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这火,他守得住。
他们,都守得住。
夜色慢慢笼罩下来,山洞里的火堆又燃起来了,映着石壁上的字,映着每个人的脸,像个温暖的大灯笼,在这冰冷的乱世里,亮得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