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套模式,其实是后来才火的。以08年来看,这种“众创空间”的理念还很超前。
这时主流还是“孵化器”那一套,场地、工商、税务,一条龙服务,运营模式上有本质区别。
水木团队多半就是从科技园租了一些工位。
想到这里,周屿心里大概有了几分猜测。
【周屿:这个水木团队,有多少人啊?】
【丁乐凯:据说已经有快百来号人了。】
【邓毅:是啊,还说今年招新名额给到的不多,所以要求格外高。听说面试要五轮,中间还有两轮技术面、一轮无领导小组面。】
【丁乐凯:我们今天都面了第一轮,说要我们回去等消息。】
周屿沉默了.....
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
反正,感觉挺神经的。
群里这两卧龙凤雏,还在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聊着。
【邓毅:不过我们今天先加了一个社团!屿哥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啊?】
【周屿:什么社团?】
其实今天百团大战的时候,老小子本来打算去报个户外社团。
结果人太多,报名的地方都挤爆了,眼看着名单被划上“已满”,他只能空手而归。
【邓毅:信息科技社。】
【周屿:???】
【邓毅:屿哥也没听过吧?但我跟你说,这社团的口号巨牛逼——我一听就觉得那社长肯定是那种有想法、有格局的人!听得我热血沸腾啊!】
【周屿:……】
【丁乐凯:再一次,改变世界。】
【邓毅:再一次,改变世界!】
【邓毅:妈的,老丁你不讲武德,抢我台词!】
【丁乐凯:什么你的台词啊,又不是你原创的。】
这俩义子直接在群里吵了起来,好像对方先发一秒这句话,就能多装一点逼似的。
周屿失笑,然后退出了寝室群。
转而点开了班群。
班群依旧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消息刷得飞快。
但其实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个人在水群。
去掉那些毫无意义的表情和“哈哈哈”,真正有内容的就两个话题。
一个,是围绕水木团队。
那些对这个团队感兴趣的人,一个个都在捧顾耀祖的臭脚。
有咨询的,有拍马屁的,还有人一本正经地、用“开玩笑”的语气让班长给开后门。
另一个,则是在聊各个社团。
哪些好玩、哪些能加分、哪些能混证书。
甚至还有人一本正经地在安利自己刚加的社团。
其中,就有人在推那个“信息科技社”——还煞有介事地搬出了那句口号。
没想到,小小装个逼,还真帮上了那个社恐学长的忙。
检查完个人 qq消息后,周屿又登录了自己的工作 qq,把一些工作上的小事快速处理完。
一切搞定,他打开浏览器,随手搜了搜“水木团队”的校园论坛。
早些年,有个在全国都响当当的 bbS——水木 bbS。
它是中国教育网第一个 bbS,成立已十余年,曾是全国高校最具人气的校园论坛,堪称中国高校网络社群文化的代表。
不过在 2005年转为校内访问后,流量锐减,影响力也早已不复当年。
周屿原以为,这“水木团队”做的,就是重启当年的那个论坛。
客观来说——在这个年代重新做 bbS,也算是挺有想法的。
结果一打开网页,他就愣了几秒。
此“水木”,非彼“水木”。
压根不是一个东西。
但这个团队借了这个名字,倒也顺理成章地蹭上了不少名气。
而这个“水木团队”做的东西就太简单了。
一眼望去,不过是个用现成模板改出来的小网站。
“还挺有意思的啊。估摸着也就在还不懂编程的新生圈子里能装装,真到大二,大概都没几个人信这玩意儿了。”
“也对……毕竟也就在众创空间里租了几个工位.....”
不过老小子看透也懒得说透,他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可没时间和这些小朋友们打打闹闹。
恰好此时,慢悠悠洗了快一个小时的林望舒从主卧里走了出来。
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水汽与沐浴露香,长发的发尾微湿,散在肩头,气息清凉,眼神却不太对劲。
地毯上,王昱超坐在地上半靠着沙发,正在开开心心喝酒呢,整个人已经进入了微醺状态,丝毫没注意到来自亲表妹的“眼刀”。
......
......
喝酒这件事是这样的。
人多的时候,玩玩游戏,热热闹闹,图个开心;
人少的时候,就成了聊天的助燃剂——哪怕嘴再硬,喝到后半夜也免不了吐点心声。
今儿屋里就三个人,自然走向了后者。
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王昱超在说。
甚至从他小时候开始讲起。
什么“我妈那会儿就跑了”,
“我爸忙着做生意不管我”,
“外面一堆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