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情的、有浮躁的、有想法的,也有空谈理想的。
而其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一批又一批怀揣“创业梦”的年轻人。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评审、扶持,这些事本就是他分管的。
几乎每学期,都有人带着满满地材料提交上,到他这。
口号震天响,逻辑却稀碎;特别是一些科技创业,连产品都没影儿,就敢大谈融资估值。
对比之前那些学生项目,哪怕是最成熟的,现在看来都像是在过家家。
——此子果然恐怖如斯!
“所以华老师,东西你看过了。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谈谈先前说好的?”周屿笑道。
其实周屿做的那个小软件,说白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它不过是个能在手机上查看课表的小工具,有点类似于后来的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当年这两上线的第一年,用户数就突破了数千万。
然而几年之后,生态巨变:微信小程序崛起、钉钉进入校园、教务系统全面数字化。
资本退潮,风投寒冬,用户习惯转移——那批曾经的“校园神器”,在浪潮中悄然退场。
但不可否认,在当年这确实是撬开校园市场的一把好钥匙,一个能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积累用户的入口。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红利。
计算机、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不同,国民经济结构不同,能崛起的互联网产品也就各不相同。
比如说,在这个年代去搞短视频、做抖音?那纯纯是脱离时代土壤的傻逼行为。
周屿当然不打算只做这个。
在他的计划里,半个月后,这个小软件就会迎来一次全新的产品形态。
眼前的这个小软件,不过是切入校园体系的第一步。
互联网行业,从来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产品竞争力”。
最核心的价值,永远是——用户和数据。
要不怎么说,曾经的bAt三家整到最后,仍然站在巅峰的还是t。
正是因为它掌握了最关键的三点——流量入口、用户关系、和数据生态。
而在第一步的第一步中,谈什么运营、推广都是虚的。
说白了,还是拿到数据。
先前签录取协议的时候,老小子提的要求,不是什么保研、直博,每一条都是为自己创业铺路呢。
第一条,保证自己在开学第一周,就能申请到创业基地的场地。
否则按正常流程,至少要一个月审批,而且大一新生能不能批下来,还得看运气。
第二条,则是——
“华老师,教务办网络中心那边的学生认证和选课数据的读取授权,需要您帮忙协调一下。”
......
......
与此同时,另一头京大这边。
音乐教室里传出一阵悠长的钢琴声,窗外阳光正好,白皙修长的指尖跃然于黑白琴键之上。
林望舒今天也挺忙的,忙着排练军训文艺汇演的节目呢。
她是有准备一个节目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她没有告诉周屿。
老小子还追问了几次,林望舒只说:“是个秘密。”
周屿:“你秘密可太多太多了!”
林望舒:“你当天来看就知道了。”
周屿:“那我肯定是要去的。就算没有门票,我爬墙都要爬进去。”
林望舒:“那也不至于”
这不正练着呢,就收到了崔雨薇的消息轰炸。
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清冷少女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崔雨薇那边声情并茂地描述着今天军训的奇闻逸事。
文字部分林望舒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毕竟相处久了,这位甜美少女那点夸张的叙述风格,她太清楚不过。
但是耐不住,崔雨薇还发图呢!
这位甜美少女的拍照水平,还是有些实力的。
她拍了一张现场的全景图过来。
密密麻麻好多好多人,但林望舒还是第一眼发现了她的“大可爱”。
照片里,周屿正抬着头,笑得一脸灿烂,视线恰好落在不远处几个穿着火辣的女生身上。
要不怎么说一些狗仔断章取义一流呢——单看这画面就像是周屿看美女看得流哈喇子。
林望舒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很快就恢复如常,依旧是那副清冷淡漠的模样。
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只是时不时,在练琴的间隙,她会伸手拿起手机,点开那张照片——放大、再放大、再放大一点。
盯了几秒,就没什么表情地锁上屏,下一秒,又若无其事地重新放在谱架边,继续练琴。
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