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开始抢人(1 / 2)

看着手里的名单和分数,龚小京的手不禁抖了抖;另一头的华晓清,则是嘴角微微抽搐。

不说别的学校,至少清大和京大这两所顶尖学府,对省状元的关注是毋庸置疑的。

早在高三阶段,他们就会提前锁定目标——在几个重中之重的重点高中开宣讲会、研讨会,和最有潜力的学生建立联系。

以浙省为例,最牛逼的高中其实不在省会临安,而是在明州的镇海中学。

其次,才是临安市的两所名校——临安中学和师大附中。

因此,从高三下学期一开学,两校的招生组就已经到这几所学校轮番巡回。

他们会把尖子生的联系方式提前加好,时不时发个问候信息,送点人文关怀,顺带埋下“母校情怀”的种子。

比如临安中学,重点关注的就是两个名字:林望舒,以及她的同班对手赵予之。

这两人常年盘踞年级第一的宝座,只是大多数时候,林望舒略胜一筹。

镇海中学那边,则是陈坤;师大附中则有杨晓飞。

——在清大和京大的预测模型里,今年的浙省状元,基本上只会在这四人之间产生。

按照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判断是从未出过差错的。

至于其他排名虽高但不在预测布局之内的,招生组自然也会接触、打电话、给条件、许诺专业,拉拉扯扯几个回合,但那就只是常规操作了,远远达不到“重点关注”的程度。

然而今年,清大和京大的“预测模型”,却罕见地出现了偏差。

三个并列状元里,赫然冒出一个让华晓清和龚小京都极为陌生的名字。

一个他们此前根本没有布局过的名字。

“这是谁?”龚小京眉头紧锁。

助理小李翻了翻资料,迟疑着开口:“龚教授,这个学生我有点印象。几次模考,稳定在临安中学前十,成绩确实不错……不过没到状元的层次。看来这次是超常发挥了。”

“今天居然杀出一匹黑马?!”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

会议室里顿时叽叽喳喳,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比刚才还要热烈。

龚小京摆了摆手,压下杂音:“其他人,照常操作。排名靠前的,该打电话的打电话。小李,你跟我走——我们直接登门拜访!”

而与此同时,另一头的华晓清,根本没多说废话,已经亲自驱车上路,直奔这位突然杀出的黑马状元家。

......

......

临安市。

月色如海,华灯初上。

忙碌了一整天的穆桂英夫妻俩,终于得以在夜色里喘口气。

近一周,他们带着阿娟忙得团团转——一边要打理着日渐火爆的小酒楼生意,一边又要张罗新盘下来的左右两家店面。

当初装修时,周屿是打着“司邦梓那个做家装建材的亲爹”的名头,把奶茶店从第一家到第十一家一路跟下来的御用装修队推荐了过来。

就是夏永康手里的那支装修队。

这一年来,夏永康的那支小小装修队,可谓今非昔比。

为了顺势而上,他干脆成立了装修公司,从小包工头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尤其是拿下“喝了么”这一金字招牌案例后,他的公司在临安市已经小有名气。

所以这次给周屿家小酒楼装修,他更是格外上心——不论效率还是细节,都拉满了。

毕竟在他心里,老小子已经是他过命的兄弟了!

事实上,何止是兄弟,这他妈简直是命中贵人、是衣食父母!要不是搭上了这条线,他哪有今天的局面?

小酒楼的装修,也就半个多月的工夫,新盘下来的两家店面,进度就已快马加鞭地推进到“白日化”阶段。

许多区域已经陆续收尾,开始进场做保洁了。

工地上白天人来人往,尘土与喧嚣逐渐褪去,干净整洁的轮廓一点点显露出来。

不过,像穆桂英和老周这样出身朴实的劳动人民,是舍不得请专门保洁的。

一来,他们自己现在还干得动,觉得没必要花那冤枉钱;

二来,总觉得外人做得不够干净,不如自己放心;

再有点小私心,则是——搞卫生算是老周为数不多的爱好了。

趁着现在自己还搞的动,就多搞搞咯。

尽管如此,周屿还是叮嘱夏永康先安排工人们尽量打扫的干净一些。

这样父母只需象征性地“参与”一下,不至于太辛苦。

于是,这半个月来,老周两口子的日常就成了:白天忙生意,晚上打扫卫生。

等回到家时,往往已是夜深人静。

可即便如此,这样一种越过越有奔头的生活,依旧让他们心里充满干劲与满足。

夜色已深,穆桂英和老周终于回到家。

一推门,灯光一亮,疲惫感才真正涌了上来。

“哎哟,我这腰啊——”穆桂英一边抱怨,一边扑到沙发上,整个人趴着不想动了。她抬了抬手,招呼道:“老周,快来,给我按按,今天拖地拖了老半天,腰都快断了。”

老周“嗯”了一声,坐到沙发边,伸出手替她揉起来。可他心不在焉,手指头只在一个地方轻轻按着,力道有也等于没有。

“哎呀,你这是按呢,还是挠痒痒呢?!”穆桂英皱眉,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老周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动作却丝毫没变。

穆桂英不耐烦了,干脆坐起来:“你今天到底怎么了?一整天心不在焉的,洗个碗都能打碎几个!”

老周叹了口气,抬眼望着头顶的灯:“明天小屿就要出成绩了,你就一点不紧张吗?”

穆桂英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是小屿出成绩,又不是你这老头出成绩。看你这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要去查分呢!”

“我看小屿都没你一半紧张。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这不,出去玩了几天,一通电话都没给家里打。我今天下午还特意打了电话给他,结果还没人接。心大着呢。”

事实上,这一家子人里,最紧张的就是老周了。

他自小就很爱读书,若不是生不逢时,他本该一直一直读下去,也许真的会读出一番成绩。

本该高考的年纪,却了碰上了......

在....结束之后,自己又重新自考了大学文凭。

再到后来,那会儿若不是穆桂英以离婚相逼,他也不会辞掉老师的工作。

眼下,虽然不是他亲自参加高考,但是他却比任何人都紧张。

因为这不仅是儿子的人生分水岭,更是他心里最深的执念,最大的遗憾,以及....未竟的梦想。

所以,越临近出分的日子,他反而越坐立不安。

“那我就是紧张啊!”老周急得直拍大腿,“小屿下学期的几次模考,成绩都在年级前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儿子,优秀得很稳定。”穆桂英慢悠悠道。

“……”老周无语了几秒,才吼出一句:“意味着,只要不出大岔子,他就能去京城,上最好的大学啊!”

“哦。”穆桂英淡淡应了一声。

“你这个女人,反应怎么这么冷淡?”

“不然呢?”

“那可是全华夏最好的学校啊!人中龙凤!”

“哦。人中龙凤不也得吃喝拉撒?又不是考上了,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你——你——”老周被噎得脸涨通红,半天说不出话。

穆桂英却很平静:“小屿要是真去了那边,竞争肯定更激烈,他会更辛苦。我是觉得,他考个临安大学就挺好呀!离家近,周末还能回来住,想吃什么我们都能送过去。”

“我真是……一个字都不想和你这个文盲说!”老周气得直跺脚。